nbsp;
群臣大哗,纷纷揣测,难道后宫又出了一个颜妃?
与此同时,下头的流言矛头一转,纷纷对准了那位传说中有倾城之色的权妃,据说,她天生有一张狐媚脸,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就是听了她的话,皇帝才不尊奉太皇太后遗诏,纳九位千金为妃,整个后宫只专宠她一人。
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很好解释了。李攸烨纵然背上了“不孝,惧内,色令智昏”的骂名,但是没有人会往她真实身份上联想。何况小皇帝对自己的私事一向有自己的主张,早前也曾为了红颜当众追杀晋废世子,后来也在清斋殿承认错误了。对于她的“及时反省,回头是岸”群臣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赐婚诏书的事到底存不存在还很难说,朝廷中多数文臣的确不愿看到武将势力在后宫坐大,不禁又有人猜测,皇帝此番抵赖婚约,莫非是为了抵制武将势力在深宫蔓延故意下的一步棋?联想到原本那么支持李攸烨纳妃的高显这次走得那么突然,越想越觉得小皇帝是在深谋远虑,因此也不再掺和这件事。
一开始坐山观望的靖北侯等人,此时也有点坐不住了,担心事情闹得太大,皇帝将来报复。要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武将的忌惮都比文臣要大得多,要是皇帝真是为了打压武将势力才抵制婚约的话,那他们这样闹无疑是找死。
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靖北侯率先上奏,请皇帝赐个恩典,给自己女儿指门亲事。他这一带头,其余武将也纷纷上奏,请求李攸烨赐婚。李攸烨答应会在宗室子弟中给诸位小姐挑个合适的人家。李攸烨已经想好了,就在八月的中秋宫宴上,等各位宗室子弟到齐,就统一给各位千金赐婚。
当然,这个赐婚的任务,李攸烨安排给了权洛颖,想让她在朝臣面前露露脸,建立自己的威信。这次她不惜损了自己的名声来帮自己渡过难关,李攸烨心里又内疚又感激,想补偿她的心情空前强烈。于是就在江后那里软磨硬泡了好几天,终于挣得一个帮孙媳妇参夺意见的机会。
于是,这几天,权洛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