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武将一看皇帝雷厉风行的做法,知道再闹下去与己无利,也纷纷偃旗息鼓。
本以为事态已经平息,但是没想到八臣之一镇东将军杜家的小姐不久后却悬梁自尽了。此事在朝廷中影响极为恶劣。
原来镇东将军知道女儿入宫没戏后,匆忙间给她另找婆家,选定了自己的副将,一个面貌粗鄙,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粗莽汉子,据说杜小姐不愿意,于是在夜里趁下人熟睡之际,用一条白绫了结了自己的性命。这件事在朝中影响很大,不知谁透的口风,牵出了太皇太后赐婚遗诏的事情,虽然没有人敢当面指责李攸烨“不孝、背信弃义”,但是私底下关于她抵赖退婚导致杜小姐自寻短见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
“气死朕了,明明是当爹的不负责任,随便将女儿许人,结果把罪过全都推到朕头上,别以为朕不知道他们打得什么主意,有了这一次就有下一次,休想让朕妥协,我看他们是过得太舒坦了,非要朕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李攸烨在御书房发了一通脾气,又是内疚,又是生气,最后生气压过了内疚,一怒之下就把那位镇东将军也给贬谪了。因为这件事一连贬了三位大臣,朝中难免人心惶惶,胡万里上奏建议她尽快平息流言,免得惹出什么乱子。
这件事在胡万里看来其实很好解决,不管太皇太后的遗诏是不是真的,只要皇帝娶了九位千金,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不孝、背信弃义”的行为,流言也可以平息,他不明白李攸烨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做法,而非要一意孤行非跟那些看不见的流言过不去。
这明显是在舍直取弯么。而朝中和胡万里持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数。不过,这时候后宫传来的一件事让他们忽然明白了皇帝的“苦衷”。
事情和后宫那位新封的权娘娘有关。据说,权娘娘和皇帝游园时,因为皇帝多看了一眼侍茶的宫女,就把那位宫女发配到掖庭做苦工去了,皇帝多番求情未果,最后绝食相威胁,才把那宫女放出来,但是连降三级,此后再也不能到御前侍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