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道:“大人莫非果真带了不该带的东西?若不肯让我二人搜身,那便传唤侍卫来了。”轶青不敢再辩,忙道:“不敢劳烦。可是要除去外袍?”高个子的赔笑道:“二位多担待,除去棉服便了,其余的不必。”
轶青心里打着鼓,慢吞吞脱下棉衣。自入凉以来,前启遗民皆已换了凉人常装。凉人传统男装为圆领窄袖左衽布衣,无缘饰,配以疙瘩襻扣,衣长下距脚踝骨之上,开禊于身后T下。这种装束在凉人游牧时期本是为了方便骑马,开禊平时用扣子扣住,骑马时方解开,两片袍服襟搭下盖于双腿之上,又可护腿防寒。外衣则多穿带毛的裘皮衣,或不带毛的板皮衣。然而这传统装束于下地农耕、城内定居时却有诸多不便。
自从世祖定都上京,凉人南迁,游牧文化已逐步衰退。南方不似漠北苦寒,过去百年来,南迁的凉人受原启北方州府的汉人影响,语言虽未有变,却已始着便于农耕的装束。上京与中都的凉服虽仍为左衽,却时而用交领叠襟,时而用对襟圆领,时而皮裘时而棉服,还加了汉式的缘饰以及金、玉纽扣。胡风汉俗,取于便习,杂相r0u乱,未有统一。时至今日,也只有漠北凉民、六镇凉军才穿正统凉装、住传统的捺钵营帐、游牧为生。可见,传统服饰与劳动智慧、生产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世祖重汉学。定都后,在g0ng内置太学,有太师傅教授众皇子《四书》《五经》。宪宗朝起,皇子r名虽多用凉语,玉牒系谱上却只录汉名。后妃内侍又多有汉人,如今上斛律雍的生母与养母皆是汉人。皇子们被汉nV与汉人内侍抚养长大,生活习惯实则多有汉化。北方凉贵——如漠北宗王、六镇耆老等——看g0ng中金尊玉贵养大的皇子们,只觉得个个都是被汉俗腐化了的软柿子,早已忘了老祖宗的成法,被南风一熏就忘了本,恨不得禁汉服禁汉话;汉化新政又实打实剥夺八宗的征税权力、削弱八宗的势力、巩固皇权。因此,似斛律昭这样已然汉化的年轻皇子,又是先帝倚重的顾命大臣,即便说上千万次反对汉化的话,只怕漠北宗王、六镇耆老也不会尽信。这才想了铤而走险的法子,冒着bg0ng犯上的风险也要立容易掌控的旁枝宗室子为傀儡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