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其脉象表现为数脉,且常见于关部上下。其脉象无头无尾,犹如豆粒般大小,且呈现出一种厥厥动摇的状态。
\n
\n
仲景曾言:阴阳相互搏击,便被称为动。阳气躁动则会出汗,阴气躁动则会发热,身体发冷且恶寒,这是三焦受到损伤的表现。成无己也说过:阴阳相互搏击,那么虚弱的一方就会出现躁动。因此,阳虚则阳气躁动,阴虚则阴气躁动。庞安常则认为:关前三分属于阳,关后三分属于阴,关位则处于半阴半阳之间。所以,动脉的出现会随着虚弱的情况而显现。
\n
\n
《脉诀》中提到:动脉脉象若寻之似乎存在,举之却又消失不见,不离其所处之位,不往也不来。这种脉象描述模糊不清,荒谬虚妄,绝非真正的动脉脉象。詹氏则说:动脉的形态如鼓动的钩子或毛发,更是错误的说法。
\n
\n
【体状诗】
\n
\n
动脉脉象摇摇不定,数脉出现在关部,无头无尾呈现豆形团状。其根本原因是阴阳相互搏击,虚弱的一方会出现摇动,而强盛的一方则会保持安静。
\n
\n
【主病诗】
\n
\n
动脉主要负责疼痛与惊恐的病症,出汗是因为阳气躁动,发热是因为阴气躁动。动脉还可能导致泄泻、痢疾、拘挛等病症,男子可能会出现亡精的情况,女子则可能会出现崩漏。
\n
\n
仲景说:动脉脉象的出现意味着疼痛或惊恐。《素问》中也提到:阴虚而阳气躁动就称为崩。又说:妇人手少阴脉动得厉害的,是怀孕的征兆。
\n
\n
促脉,其脉象特征表现为脉搏的跳动快速且时有间歇停止,然后又继续跳动。正如《脉经》所描述的那样,就好像人奔跑时突然跌倒又迅速起身接着跑一样。另外,据黎氏所言,这种脉象的快慢变化无常。
\n
\n
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