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怎么说,在这之后,原本在长安炙手可热的吴王顿时人见人躲,王府门可罗雀。而刚劝服丈夫把大儿子非是送去西南边陲松府历练的萧菡也受到牵连,一同软禁。
不过时人都说,这一定是因为萧菡是吴王最疼爱的女儿的缘故。不把萧菡关起来,吴王就不会老实呆着,吴王的两个儿子也不会老实地留在凉府戴罪立功。
“可怜元家大娘和三郎了!”众人私底下纷纷叹息。“这么小,就没有娘亲照顾……”
元家大娘非晚那时九岁。不算大,但已经懂事了。弟弟非永则不同。他是真的还小,元光耀又只有萧菡一个妻子,他只能被送到祖母膝下抚养。
这时候就必须得提,李老夫人早前就反对嫡长孙从军,认为那根本是去送死。
元家祖籍山东,祖上出过不少达官鸿儒,能算当地的士族。只是几代以来,人才凋零,有些没落的势头。实际上,从元光耀往前数三代,做过最大的官也不过从六品。
从元光耀的名字就知道,老夫人本就指望着儿子光宗耀祖。而大儿子成功后,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才是元家儿郎的正确前途!
只可惜,在长孙参军这件事上,老夫人的强烈反对竟然没拗过儿子和儿媳妇,简直气得她牙根疼,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她本就介意媳妇萧菡的身份比她高,这回更是认定,萧菡把她儿子带坏了——如果是原本的大儿子,肯定听她的话,而不是听媳妇这个外人的!
如果情况好的话,这事就到此为止。可是,没过两年平静日子,因为朋党倾轧,一纸调令把元光耀从都城长安贬到了岭南峯州——
这下子,事情可就炸了锅。
除了嫁出去的女儿和大儿子光耀,元家老夫人还有两个儿子,二儿子元光宗,三儿子元光进。虽说都是光系列,但元光宗和元光进都没有元光耀的本事,在长安也就谋个清闲的散官,随便吃点俸禄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