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与后续处理: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后续治疗,确保过敏症状完全缓解,防止病情反复。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在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做好后续的监测和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预防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用药前
- 详细询问病史: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包括既往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任何异常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对于有明确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或谨慎使用与其有交叉过敏可能的药物。例如,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使用头孢菌素时就要格外谨慎,因为两者有一定的交叉过敏概率。
- 进行过敏试验:对某些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破伤风抗毒素等,使用前常规进行皮试。皮试结果阳性者,一般情况下不能使用该药物。但要注意,皮试也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如,部分患者皮试阴性,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用药中
- 密切观察反应:在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开始用药后的前30分钟尤为关键,因为大多数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瘙痒、红斑、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等情况。例如,在静脉输注抗生素时,要时刻留意患者是否出现不适。
- 控制给药速度:对于一些容易致敏的药物,尤其是静脉注射的药物,要适当控制给药速度。缓慢注射可以给机体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药物,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比如,在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检查时,减慢注入速度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患者教育
- 提高患者意识: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药物过敏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药物过敏的症状,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头晕等情况时可能是药物过敏,需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患者自己也要注意在使用新药物时观察自身的反应。
- 携带过敏信息:建议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随时携带注明药物过敏信息的卡片或手环,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意识不清时,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