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后主有荒唐的名声,不代表他不聪明。
回到相府时长子诸葛乔在门前迎接,他看见父亲回来得这样快,推测北伐之事皇帝应该准许了,便想走上前去说些预祝的话。诸葛亮看见他,招他近身来说,“你年纪还小,没有官职,到前线转运粮草去吧。”
诸葛乔愣了一下,转瞬间又有些高兴,父亲常说粮草是战争的第一要务,这回是派他去做大事,“乔儿愿为父亲分忧!”
“不是为我,”他的父亲淡淡驳开他热切的话语,“你上前线,是为我汉室。”
夫人黄氏等在后堂,已经听说了那些话,看向诸葛亮的眼中有薄薄的泪水,“乔儿这么小,转运粮草要栉风沐雨、行走崇山险道,他怎么……”
“其余将领都有子侄上前线,我不能单独留下自己的儿子。”
“他们哪一个都比乔儿大许多啊。”
“总是要历练的。”诸葛亮皱起眉,视线始终没有停留在妻子的脸上,“瞻儿出生后他是长兄,该为弟弟做些表率。”
“瞻儿只有一岁,并不明白这些……”黄氏夫人小心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何况乔儿是……兄长大人那里一定会心疼的。”
“我去书房给兄长写信,告知此事。”诸葛亮起步离开。
他的长兄诸葛瑾此时为吴国大将军,是乔的亲生父亲。
吴。他的笔在纸上停滞了瞬间。
诸葛亮一生只去过吴国一次,即使后来先主举倾国之兵伐吴,他也没有随行。
他在吴国结识过一个人。周瑜,字公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