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汇总研究心得的时候才会回京,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到国子监授课。
孙元化也是如此,孙元化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军工厂,只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才会都科学院跟人‘交’流。
黄道周研究的是学问,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子监,所以黄道周更受到文人的推崇。
在正因如此,李景在黄道周上任伊始,便把教书育人的重任‘交’给他,至于杂务,李景自会安排人帮黄道周分担。
端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黄道周忽道:“李大人,有件事下官不知当问不当问?”
李景笑道:“幼平兄客气,有什么疑问你尽管提。”
黄道周放下茶杯,清了下嗓子道:“是这样,沈大人和周大人卸任以后搞的那个贵族学校,为何大人规定只招收立功将士的家人子弟呢?这好像跟大人以前提倡的教学人人平等的思想可是有些相悖。”
李景闻言笑了笑,转头看向众人:“你们是不是都有这个疑问?”
袁枢等人对视一眼,同时微微点了点头。
李景摇摇头,轻叹了一声:“你们以为我是有意提高将士的待遇和他们的地位?虽然有这一层原因,但并非完全处于这个目的,我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
你们知道这几年我大力推广教育,可是成果如何呢?有多少老百姓把孩子送到学堂?我这里有一份材料,是我派人到各地的学堂调查得来的。”
说着,李景俯身从书桌下面翻出一份资料,递给黄道周:“你们看看。”
黄道周急忙上前接过,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将资料传给袁枢等人。
待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