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1年,郁郁不得志的董仲舒辞去官职,回到故乡广川,他闭门谢客,埋头著书,既不过问家居杂事,也不置产业。历经十几个春秋,写成了17卷82篇的《春秋繁露》。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部书原名并非《春秋繁露》。据说他成书之前,曾梦见有龙入怀,但这自不足信。事实是,他写了好几十篇文章,如《闻举》、《玉杯》、《清明》、《竹林》等,这些文章都讨论了儒学问题,但董仲舒并没将其编撰成书,是后人辑录而成的,并冠名为《春秋繁露》。
尽管已赋闲在家,但董仲舒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在他75岁时,还曾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和铁官营的政策,认为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写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篇奏章。死后,被葬于长安西郊。汉武帝曾经过墓地,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下马致意,故董仲舒的墓地,又被称做“下马陵”。
但令人不解的是,“下马陵”未见被盗掘的记载,而董仲舒之母的墓室却相传被盗。
据杜光庭的《灵异记》中记载:
蔡州西北百里平舆县界有仙女墓,即董仲舒为母追葬衣冠之所,传云董永初居玄山,仲舒既长,追思其母,因筑墓焉,秦宗权时,或云仲舒母是天女,人间无墓,恐是仲舒藏神符灵药及阴阳秘诀于此,宗权命裨将领率百余人往发掘之……
从上文可略知盗墓者的动机,原来是为了盗得“神符灵药及阴阳秘诀”,而这与董仲舒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董仲舒虽然一生致力于儒学,但他尤爱神学。年轻时,他就十分重视对阴阳学说和神仙方术的研究。他和当时谈神论鬼、宣扬炼丹益寿的著名方士李少君交情极深。两人常在一起谈论神仙方术,甚至装神弄鬼,并形成了自己的唯心主义神学体系。他热衷神学,曾招致杀身大祸。公元前135年,辽东郡祭祀汉高祖的高庙和长陵县的高园先后发生了两次大火灾。董仲舒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将火灾发生的原因归结于“上天发怒”,上天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