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和其正彻底洗死的。
\n
\n
西域的胡人,就像是王加大战中的和其正。
\n
\n
所以,诸葛瑾最终就把自己的这几层思考,对刘备和盘托出。
\n
\n
当然,诸葛瑾在讲道理的时候,肯定不能跟前面那些话那般,说得太直白。
\n
\n
所以他的措辞,经过了美化修饰,必须引经据典,以史为鉴。
\n
\n
好在诸葛瑾要找历史证据,也确实不难,他就找了周朝时分封诸国开拓的例子,来向刘备证明“相对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开疆拓土的效率好处。
\n
\n
“陛下,当初周人代商之初,分封诸侯,北边的燕地还是戎狄之所,东边的莱、芜也是东夷所据,南边的吴越和巴蜀,乃至整个荆蛮,都不是衣冠之地。但周人通过数百年,任由分封诸国自行开拓,最终秦一统天下时,疆域比之周人建国时,何止扩张了数倍?
\n
\n
可是自秦废分封,设郡县以来,天下虽免于内战,可对外开拓的速度,也由此大大减缓。秦始皇虽数次征伐,可拓地低效,靡费巨大。若是放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平定匈奴哪里需要竭天下民力、选三十万精兵?
\n
\n
由此可见,天下一统后,为防地方上尾大不掉,提防偏远之地边军的耗费,实则已经超过了提防胡人的耗费——但臣并不是说这样不好,这只是为了避免天下内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已经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n
\n
但是如今,曹彰的存在,可以让我汉人天下兼顾‘对西域征讨的灵活性’,还不用担心尾大不掉的问题,因为曹彰本来就是篡逆余孽,我们迟早要消灭之,何妨让他与西域胡人在两败俱伤多闹腾几年呢?”
\n
\n
刘备听了之后,果然大受触动,加上他本来就要顾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