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凭良心深究,就能发现,原本历史上三国时三方对异族的武德充沛程度,不仅超过唐宋,甚至都可能超过两汉大统一时期本身——两汉时对北方草原游牧的武德,在最充沛的阶段,还是比较充沛的,但是在对西南夷和山越方面的武德,应该是不如三国时的。
\n
\n
所以,这个问题仅仅用“汉朝时民间武德比隋唐更充沛”或者“汉朝时汉人与胡人之间的军工技术代差比后世更大”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n
\n
这些解释,只能解释汉朝对外武德为什么比隋唐充沛,但绝对解释不了“为什么三国时对外武德也比两汉大统一时更充沛”。
\n
\n
而诸葛瑾对这个问题,显然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哪怕他穿越前学的历史知识不够深刻充沛,经过他这些年身居高位的仔细观察、深入总结,以及和二弟诸葛亮的学术切磋,他的理解已经远超后世的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们。
\n
\n
诸葛瑾认为,关键就在于三国时更为“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对军队的掣肘更少。因为政权分为了三个,决策中心近在成都的朝廷,对南蛮的军事打击响应速度、灵活性,当然比朝廷在雒阳时要快得多。
\n
\n
同理,朝廷在建邺的那个政权,对山越的打击响应速度、灵活性,也会比之前全国一盘棋时快得多。
\n
\n
因为朝廷在雒阳的时候,皇帝还要担心蜀地、吴地的军事将领、地方州牧本身是否会尾大不掉,防自己人用的心思和精力,一点都不比防异族的精力少。
\n
\n
有了这一层认知后,诸葛瑾愈发觉得,朝廷应该利用曹彰还非常“自主专断”的这几年,好好肃清一下西域的胡人,这样朝廷再去收复的时候,把曹彰的势力洗掉,反复拉锯过程中,胡人就彻底式微了。
\n
\n
这就像后世,为什么加多宝和王老吉反复洗占有率,最后能把和其正洗死。但如果只有加多宝或者王老吉当中的任何一家单独来洗,是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