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而糜竺、陈登、曹豹,此三人皆东海、广陵、下邳豪右,他们若肯勠力同心辅佐将军,则此三郡安泰。若将军与袁术相持日久,令其狐疑动摇、担心将军无法抵挡袁术,则易变生肘腋。
\n
\n
相比之下,袁术虽残暴,可也因军法严苛、能让人畏威而不怀德。其四世三公之积,非数年仁义之名可敌。即使袁术在外统兵日久,后方也无人敢轻易背叛,唯将军察之。”
\n
\n
刘备耐心听完,皱了皱眉,觉得诸葛瑾所言似乎有点道理,但历史上反面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n
\n
而且他把袁术放进来打,是为了拉长袁术的粮道、缩短自己的粮道。既借助坚城消耗疲敌,同时又不至于让相对富庶和平的东海、下邳腹地遭到破坏。
\n
\n
等时机成熟、敌军疲惫,刘备自问有信心发动反击包抄。
\n
\n
只是这些具体细节,他不会对诸葛瑾交浅言深,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
\n
\n
两人才第一次见面,怎么可能轻易泄露军机。
\n
\n
于是刘备也只是另找说辞、随口试探对方是否有真才实学:“昔高祖与项羽相持荥阳,良、平皆劝高祖坚忍,而范增劝项羽速战。
\n
\n
若按先生之论,项羽世代楚将之后,威望素著,高祖却只起身亭长。相持日久,不该是高祖麾下人心不稳么?实际上为何是项羽屡遭彭越挠楚、众叛亲离?”
\n
\n
诸葛瑾闻言,下意识就想正面反驳。但话到嘴边,他意识到有些话疏不间亲,直接说出来容易弄巧成拙。
\n
\n
他只能深呼吸了一下,强行压制住吐槽欲,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n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