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房中,面前摊开着三本典籍——《尚书》、《金刚经》与《道德经》。他的眼神在字里行间穿梭,时而沉思,时而点头,仿佛在与古代先贤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融合儒、释、道三家智慧的阅读体验,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然而,饶世雄心中却藏着一份遗憾,那便是《尚书》一书,虽有博大精深,却仅存二十八篇,未能尽展其全貌。
\n
\n
“老师,燕京学派丰怀瑾大师的学生来电,邀您前往南海天堂岛,共商国学大计。”一位弟子轻声禀报,打断了饶世雄的思绪。饶世雄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燕京学派,以儒术为本,与中原学派理念相去甚远,此番邀请,恐非单纯学术交流。但转念一想,或许能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也未可知。
\n
\n
正当饶世雄犹豫不决之际,弟子递上了一份传真件,上面赫然是一篇以《尚书》文体撰写的文章,标题为《尚书·厚父》。饶世雄接过一看,顿时眼前一亮,这文章不仅文辞古朴,而且内容深刻,阐述了天命民心的重要性,正是《尚书》失传篇章之一。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无疑是国学界的一次重大发现!
\n
\n
“速速准备,我中原学派全体出动,前往天堂岛,与燕京学派一会!”饶世雄一声令下,中原学派上下顿时忙碌起来,准备迎接这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
\n
\n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江南水乡,杭城西湖畔,另一场文化的聚会正悄然酝酿。江浙学派,这个以婉约浪漫着称的学术流派,正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西子湖畔,一艘装饰精美的画舫缓缓行驶,船上,以国学大师梅红桑为首的一众诗词、音律大师正用编钟、古琴、笙箫等传统乐器演奏着他们精心编奏的古风音乐。旋律悠扬,意境深远,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诗酒风流的时代。
\n
\n
然而,在这份美好之中,也夹杂着一丝忧虑。梅红桑望着眼前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不禁感慨:随着西洋乐器的涌入,华夏传统的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古老的曲谱、乐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的绝响。
\n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