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向导召唤他,不知有什么事。
他急忙换好衣服,佩戴必要的感官屏蔽装置,驾驶专用载具离开研究所,进入公开校区。外界明亮嘈杂,声光嗅觉刺激都相当强烈,即使将屏蔽装置调到最高强度,他仍觉烦躁不安。
向导先生是院长,即使是休息日的清晨,办公室外仍有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哨兵习惯性地嗅了嗅,将所有气味与向导先生服装、用品上残留的对比,确定室内没有陌生气息,这才略微放心。
通过简单的侦察行为,他猜到了向导先生为何召唤他来公开校区。
哨兵军事科学院(以下简称哨院)来人了。
这个气味,应该是他的指导教授。
对方冶学严谨,带出的哨兵以“非常高的战斗素养、非常强的工作能力、非常快的晋升速度”闻名,唯独云越过不了与临时向导协作那一关,迟迟不能毕业。
即使通过协商免除对应学分,教授依然质疑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拒绝为其开具介绍函,并发出警告:等云越报到、进入试用期,学位评定委员会将派出调查组,对他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核。
本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是由教授亲自带队的。
年轻人站在门外,有点紧张。
毕竟这个教授down他好几回,不许他毕业,还断言他绝对不胜任任何哨兵工作……
没等他鼓起勇气按键呼叫,合金闸门已自行开启。为他开门的,是他的向导先生。
“从监控里看见你了。”
对方端着咖啡杯,简短解释一句,转身入内。
走了几步,发觉哨兵没跟上,向导略侧头,用气音安抚到:“有我在,没什么好担心,进来。”他知道哨兵能听见。
年轻人点头,进入办公室,站在向导座位斜后方。
茶几对面坐着他的毕业指导教授,左右各投影着一个头像,两名哨兵科学专家正远程参与会议。
教授面前展示着表格,是哨兵入驻研究所期间的生理监测数据。见哨兵到场,他先关闭报表,亲口询问学生对该校区是否适应。
得到肯定答复,教授送上书面调查单,哨兵与其直属领导各一份。
哨兵紧张地接过。
调研问卷涉及诸多方面,对工作强度、专业技术需求、生产安全、员工福利等考察项目都有明确量化的答题规范。
但其中部分问题,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