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加强学习?”
“我反悔了,娶妻娶文盲,活的长又长。”
“李乐?”
“嘿嘿嘿。”
说说笑笑,过“三竺空蒙”山门,拐过一道赭石山墙,蝉声忽然稠密起来,忽见一座黄墙黑瓦的庙宇,半掩在竹篁里,黄墙被爬山虎啃出个绿窟窿,大小姐仰头数瓦当上的忍冬纹,又看到檐角铜铃,“这铃铛该有千岁了吧?”
“建寺那会儿,隋文帝还在吃奶呢。不过这些,经历代重修,早先的,早不知道去哪儿了。”
大小姐点点头,又指着墙根下,“看,青苔都开花了。”
李乐瞄了眼,知道其实不过是雨渍洇出的霉斑,却又胡说道,“这叫空阶苔色连深竹。”话音未落,半掩的寺门里,走出一拎着笤帚的灰衣僧人,开始清理香炉。
帚尾掠过斑驳的香炉,“簌”地惊起石阶缝里两只油亮的灶马,蹦跳着钻进一旁残碑的裂纹里。
“小师傅?”李乐凑上前。
“买票十块,那边窗口,赠香三根,小店坑人。”
“不是,我想问问,三生石咋走?”
“三生石?”僧人这才抬头,看了眼李乐和大小姐,“哦,那边那条路,走到后院出口,就有去往三生石的步道。”
“谢谢。”
“不客气。”
李乐转身,拉起大小姐,往僧人指的小路走。
“什么是三生石?”
“说是唐代一个叫李源的文人,与高僧圆泽交情深厚,相约同游峨眉山,途中遇一临产妇人,圆泽知道这是自己转世之劫,便和李源相约十三年后于在临安天竺山相见。”
“圆泽圆寂后,李源守约而至,见一牧童骑牛踏歌而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这个牧童正是圆泽转世,二人相认。”
“这事儿吧,原是友情的见证,后来就被渐被附会为情定三生的象征,《红楼梦》里宝黛前世的木石前盟就说的是这里。”
“好神奇,走,瞧瞧去。”
“诶,慢点儿。你这腿脚.....”
小径上,野草漫过石阶,转个弯,三生石便露了脸。虽说不过几块灰扑扑的石灰岩,偏生被岁月磨得温润,褐红斑驳里透着玄黄。
石上刻着“三生”篆字,苔痕爬过半截,倒像是哪个顽童蘸了绿漆补的笔。
石旁斜插几丛瘦竹,长长藤蔓生长在嶙峋的石间。风过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