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苻健,字建业,略阳临渭人,苻洪第三子。其母梦大熊而孕之。
可能是遗传的原因,长大以后,苻健果然健壮如熊,而且勇猛果敢,善骑射,好施舍,此外,还善于侍奉人。在需要依靠来投降保命的岁月里,个人认为,“善于侍奉人”是苻健最为出众的优点。也正因为此,石虎父子尤亲近喜爱之。在石虎出于忌惮而秘密杀掉了苻健两个兄长的情况下,始终留他一命。
苻洪死后,苻健不仅坚定执行进军关中的战略,而且继续秉承乃父投降政策,先是取消秦王称号,称东晋所封官职,并派人到东晋报丧,表示臣服,用以减轻东晋对他的敌对态度;随后,为防止进军关中意图泄露,苻健更是再次向后赵投降,接受后赵皇帝石祗所任官职,并在驻地修宫室、种麦屯田,以示无西进之意。对于知道内情而不愿耕地种麦者,苻健杀之以示众。
从后期进军关中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可以看出,苻健的保密工作做得很成功,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至于那些不愿种地而被杀掉的人们,哪里是死在不愿种地上了,其作为完全是在向敌人昭示苻健心中的军国机密,况且还有违抗军令的罪过,两罪并罚,……仁慈啊,全家老少很多口,只砍了他一颗脑袋。
不听命令又喜欢耍小聪明的人,不仅不足以托大事,而且还容易坏事,更容易掉脑袋。
不久之后,苻健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于盟津搭浮桥渡黄河,全军西进。
那时,苻健修建的宫殿刚刚打好地基,播下的小麦还没有发芽,东晋、后赵册封其官职的诏书也还在路上。
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苻健并没有退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苻健需要退回中原,带着残兵败将和冉闵一争天下,还要和慕容恪逐鹿中原。当然,他还可以继续选择屈膝投降。但是,称过王的人,但凡有点骨气,宁愿去死也绝不真的臣服,而且时过境迁,称过王的人,即使再次选择投降,也多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