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祸乱的根源。李雄定然没有想到,他别出心裁的做法会为成汉帝国埋下皇族内讧的种子。以侄子身份继承皇位的李班在他死后不久就死于非命,而凶手正是李雄的亲生儿子。那时,他自己都还没下葬。
李班是个好人,集谦虚、博纳、好学、宽厚、仁慈、孝顺、节俭、泛爱、真诚于一身,在李雄旧病复发,行将入木之际,“诸子皆恶而远之,独太子班昼夜侍侧,不脱衣冠,亲为吮脓”(《资治通鉴》),且“殊无难色,每尝药流涕,……其孝诚如此”(《晋书》)。在李雄最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儿子们全都“恶而远之”,只有作为侄子的李班尽孝床前,虽然太子要做出表率作用,但其实李班依然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离开。综合李雄去世之后的表现,我们可以认定李班孝心的真诚。论德行操守,李班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堪称第一。
334年六月,李雄病逝,时年六十一岁,谥号武皇帝,庙号太宗。太子李班即位。
李班不是个好皇帝。
由于李雄对成汉帝国的良好治理,在李班即位之初,整个国家政局稳定,并没有给心怀叵测者留下生存空间。应该说,只要李班妥善处理自己和众堂兄弟们之间关于皇权的问题,是可以做到稳定大局,进而实现叔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的。但是,李班并没有做到。
在好人李班的世界里,天下根本没有贼!然而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每一次善与恶的碰撞,先受伤的总是那些善良的人们。可惜在失败即灭亡的皇权游戏里,等待李班的,并不是亡羊补牢的故事,而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叹息!
李雄的儿子们绝不会放弃夺取那本该属于自己却最终花落别家的皇位的机会,哪怕这样的机会只有一分一毫。根本利益面前,任何形式的友好都不值得一提。从李班被册立为太子的那一天起,双方哪有情义可言!
就在李班一片真诚的对李雄的儿子们“推心待之”的时候,灾难来临。十月一日夜,李雄子李越“因班夜哭,弑之于殡宫”,趁着李班正在哭丧的机会,李越在父亲的灵柩前将李班杀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