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喘,不复往日荣光。等到后来石勒称王,刘曜的前赵也只不过是为匈奴刘氏的灭亡拖延时日罢了。
政变成功了,虽说女儿肚皮上的功劳占了一多半,但权力在握的勒准一时间还是兴奋异常,自号“汉天王”,置百官,准备在平阳城里过一过君临天下的瘾。
但控制了平阳城并不代表就能够控制了整个匈奴汉国。至少,有两个人一定不会听勒准的话:刘曜和石勒。对勒准而言,这是两个很强大的人,在那个名将如过江之鲫的时代,他们两个的排名很靠前,至少,比勒准厉害很多。
讨逆的大军已经在路上,而且是两路。勒准没有援兵,他有的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平阳城,连平阳城内都不太平。趁着匈奴人的内乱,有个叫北宫纯的汉族投降将领发动起义,只是太可惜,响应者寥寥无几,起义被勒准轻松镇压,北宫纯死。
这个北宫纯就是那个在洛阳城下偷袭刘聪的北宫纯,西凉猛将。
西晋朝廷从来不会重用外来的将军,即使保驾有功,仗打完了,哪来的回哪去,下次打仗再过来就是!西凉更不会认可北宫纯保驾之功,保的又不是张轨,凭什么让张轨笑逐颜开,大加封赏?反倒是受到西凉官僚的嫉妒与排挤。
打了胜仗,但两边都不讨好,处处受到压制,混不下去的北宫纯就这样投降了匈奴汉国。直到勒准发动政变,他才在平阳城最后冒了一个泡。
一代勇将就此烟消云散。在那个本可以建功立业的年代,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来书写自己的传奇。
可以说,无论哪个年代,汉民族从来都不缺乏登高一呼的勇士,尤其是在民族危亡之际!缺的,是那些麻木的民众觉醒的精神。而这,需要侵略者的屠刀和无数的英烈先贤的血去唤醒。
近乎,从来都是如此。
那个趁乱起兵的北宫纯,也算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