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别笑,这居然是匈奴人的风俗,“兄死,弟娶其嫂。父死,娶其后母”,当时,在中原待了已经好几代的匈奴人,汉化已经相当严重,如刘聪,经史韬略,不下汉儒。但是这条风俗,却被他们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并且直到刘粲这一代,还在发扬。刘粲在宫内日夜与众位皇太后们娱乐活动,对于父亲刘聪的去世一点也不悲伤。至于他爹的丧事,自然有其他人来打理,刘粲忙得很,真的没空。
有个叫勒准的人物,此刻的出现显得突兀。但当我们知道刘粲的皇后是勒氏,并且还趁着老爹刘聪大殡之际推倒了皇太后勒氏之后。勒准的出现就是那么的自然,勒皇后们,是他的女儿。
闺女不是白送的,有了机会必须要捞回本。勒准的阴谋在双手奉送上女儿的时候就已经打定。
当时已经做了大司空、司隶校尉的勒准不放过任何一个铲除异己的机会,借刘粲之手先后杀了太宰、上洛王刘景;太师、昌国公刘顗;大司马、济南王刘骥;大司徒、齐王刘劢;济南王、大司马刘骥。太傅朱纪、太尉范隆惧为其所害,逃奔长安。
整个朝堂上唯勒准之命是从。
山雨欲来风满楼,刘粲却乐在花丛不愿知。面对日益做大的石勒,刘粲“闲暇”之余在上林练兵,准备征讨那个已经强大到足以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而面对即将发生在身边的危险,刘粲浑然不觉。
勒准的准备很不充分,俗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就是怕准备不够充分的缘故。很明显,勒准没有书生的拖拖拉拉,面对一个刚刚登基就整日在后宫乱搞的昏君,带兵冲进皇宫就已经足够。史载:领兵登光极殿,抓刘粲,数刘粲罪而杀之。将刘氏男女,不分老幼都斩杀于东市。又挖掘刘渊和刘聪的陵墓,斩断刘聪尸身,焚毁刘氏宗庙。
过程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
这一次政变对匈奴刘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即使有尚在长安的刘曜残存,匈奴汉国也只是苟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