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帝国国祚延续不会超过二百年。这个难题张平安自然不能交给子孙去完成,他必须亲手割掉这个毒瘤。
善于谋略的张平安早在几年去就着手布局,他借用大明宣统皇帝的名义扫除了南方勋贵和官僚家族势力。立国之后,新朝颁布诏令天下免赋税五年,就是要将士绅家族和普通百姓区分开来,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希望。人性都有阴暗面,百姓们看到朝廷颁布新政,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心里自然对士绅家族产生反感。然而,士绅家族始终把握着大量土地对抗朝廷均田国策,士绅家族这样做势必侵犯到百姓们的切身利益,士绅们想闹事,缺少土地的百姓们却不会跟随他们一起闹。没有了占据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们支持,士绅家族想把事闹大,就只能扇动不事农耕的读书人。至此,南方读书人虽然罢考抵制均田国策,却少了百姓们支持。分化瓦解乃是皇帝张平安的强项,少了普通百姓的支持,打击少数士绅家族也就少了许多阻力。即便如此,帝国人口基数太大,南方地域广大这士绅家族人数自然也不少。
南方士绅家族在当地有话语权,并不代表他们能与朝廷大军对抗,更何况让这帮没有武器的士绅和读书人去打仗,他们看着手握武器的军士除了嚷嚷几句外剩下的只能是挨打。帝国侦缉处城候人数高达二万,又有驻地**军的配合,抓捕一些不敢反抗的谋逆叛贼,还真没有费多大功夫。只是抓捕这些家族人数有些庞大,将这帮人聚集在南京附近耗费了不少粮食。皇帝张平安打击南方读书人的举动,触犯到朝堂上南方官员们的痛处,他们不敢直接与心狠手辣的皇帝张平安对抗,写奏章恶心一下皇帝就成为了他们共识。当上皇帝后的张平安依旧是比较慵懒,民事上的事他一般不喜欢插手,但大臣们的奏章他还是要批改。书案上这成堆的奏章还是让张平安极为头疼,他也得找机会安抚一下大臣们的情绪,这个机会就来自于杨涟老爷子。作为一个皇帝张平安不喜欢杀汉人,铲除政治对手他更喜欢将对手精神层面毁灭掉。
当然了,谋逆案必须要杀人,要不然就不能给后辈做表率。杨涟与皇帝张平安的午宴吃了二个时辰,皇帝还是非常念旧,在杨涟一再劝说下,张平安放弃了大规模屠杀谋逆者的本意。不过,被确定成为主犯的三十七个读书人没能逃脱杀头命运,他们的家人将于今年秋后问斩。其他被安上谋逆从犯罪名的读书人和士绅们,虽然皇帝张平安不杀他们,却要朝廷官员们为其作保。皇帝张平安向杨涟承诺,每一个朝廷官员可以保下谋逆案中十个家族,这些家族中的人要是作奸犯科,做保官员一家将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