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京城漫天飞舞白色柳絮,预示着春回大地。只是这北方干旱持续,以及丁亥谋逆案追查,为帝国春色蒙上了一层阴霾。曾经致仕回乡的杨涟,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来到京城觐见皇帝。对于杨涟这个前朝遗臣,皇帝张平安还是非常敬重,他不但在朝会后召见杨涟独对,还摆下宴席款待这个为破奴城发展做过贡献的老人。身为皇帝的张平安在吃饭上从不亏待自己,但也不铺张浪费,他招待杨涟吃饭也不过七八个菜一份汤。皇帝张平安还是保留了在破奴城时的习惯,菜品不求精美讲究的是实惠。张平安不喜喝酒,自然也不会劝酒,他给杨涟倒上一杯酒后频频布菜。张平安年近四十,为人处世愈发沉稳,他很清楚杨涟这次跑到京城的目的,不外乎为丁亥谋逆案读书人求情。现在皇帝张平安与杨涟有了君臣名分,杨涟想用孔子学说教育张平安就有了顾忌。
在皇帝张平安给杨涟布菜之时,杨涟一面谦让,一边想办法找话头引出正题,没成想张平安主动聊起了去年科考。由于南方举子罢考,去年帝国大考录用的全是北方举子,且以破奴城举子最多。正是没有了南方举子的阻拦,皇帝张平安选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题,让参加考试的数千学子做策论。**帝国新朝缺乏官员,本打算录取三百进士的考试,皇帝张平安为此还加了一个恩科,一次就录取了七百余人。帝国第一场科举考试,不但考策论恩科还靠了算学,皇帝张平安还下达口谕,今后科考皆比照此次会考规制办理。**三年科考让破奴城地域学生大占便宜,近九成进士来源于破奴城宣慰使司地区。北方科考顺利进行,皇帝张平安让帝国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抓捕谋逆主犯,其牵连人数达到了七十余万人。之所以连累这么多的人,这主要还是皇帝张平安下诏谋逆之人必须株连三族。如此大规模追查丁亥谋逆案,基本上拔除了南方士绅势力。
皇帝张平安很清楚,北方连年战乱士绅家族早已灰飞烟灭,他要控制北方易如反掌。南方虽然经历过战乱,但延续数百年的士绅家族基本上保持完好,他们就是读书人对抗朝廷的后盾。读书人罢考表面上是对朝廷施行均田地政策的不满,其实是士绅家族把读书人推在前面,他们在暗中对抗朝廷施行国策。现在皇帝把这场罢考定性为谋逆,就是张平安想借此铲除南方抵抗势力。汉人数千年来形成了皇权至上,民间则是由家族士绅控制,而读书人则是承上启下把控**。要是皇帝不能处理好与民间士绅关系,很有可能引起全国震动。大明亡国的根源就在于士大夫家族和士绅家族联手兼并土地,新朝要是不能彻底解决掉这个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