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望贾珠这个生下来就没有体验过民间疾苦的公子哥能多了解民生,你问他一个鸡蛋多少钱他都不知道。
贾政翻来覆去扒拉接触的人,也都是一群只谈诗词歌赋的闲人,很少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贾政现在是极听贾赦的话,大哥都给提前提点了,要是因为自个找不到相关的能人指点贾珠,那不是亏大发了。
几天过去贾政急的嘴上都快起泡了,甚是逮着贾赦让他帮忙指导贾珠,贾赦这科举都没参加过的西贝货,又不了解这古代的科举情况,万一一个不小心给整跑偏了,想想还是算了。
看着蠢弟弟天天缠着自己哼哼唧唧,贾赦倒是想起一人来,陈子靖,这人要不是毁了面容想来早就中举,当时选他给贾琏做老师,就是看中这人对民生甚是了解,又是个文采斐然的主儿。
让贾珠带着几篇文章去找陈子靖,贾政才终于消停。知道这是主家的亲侄子,能找到自己指导文章,也是看得起自个,陈子靖自然是尽心尽力。
别看陈子靖为人洒脱,这终身不能科举入仕的痛还是在一直隐隐作祟,如果能多教几个中举的学生,也算从另一种意义上圆梦吧。
看了贾珠带来的几篇文章,陈子靖就了解其症结所在,基本功应该是没问题,文章中引经据典明显颇为娴熟,只是不够灵活机变,文章透着一股匠气,要是遇到个看中文采的考官估摸着要被刷下来。
好在言辞还算实诚,不是一味夸夸其谈惹人厌烦,毕竟离百姓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文章点出来的关于民生实干的内容都是一笔带过,只说了个皮毛,一些想法还过于天真,大面上看着还行,细究起来就不能吸引考官。
这样水平的文章应该是考生中最常见的水平,很容易被考官忽略,属于可中可不中。文采这玩意儿很多时候是天赋使然,并不是靠后天努力就能提高很多。陈子靖计划更大潜力的挖掘贾珠文章上的优点,避开弱势内容,想来能在乡试中增加点筹码。
既然文采不行,咱就不去故意搞很多华丽的辞藻拼凑在一起,显得华而不实,且短时间内没法子从这方面提高。那就平铺直叙的写,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就切题点深入透彻的写。
接下来陈子靖就出了不少涉及时下政治、经济、文化、吏治、民生方面的问题,让贾珠回去切题写文,然后自个再一篇一篇的给予指导,分析优点,分析缺点。
空闲时间还说了很多外边普通百姓的生活问题,不拘于哪方面想到哪里说哪里,可谓是在贾珠这空白的一片区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