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其实这话放到贾母身上也合适,不得不说贾政是亲儿子,看看嫌弃自个儿子的样子跟贾母嫌弃贾赦的样子那是一模一样。母子二人半斤八两,谁也不说谁。
被贾政念叨的多了,还有这两年在交际时被别家夫人恭维羡慕有个好儿子,贾母也渐渐意识到贾赦真的风光起来,不再是之前那个干啥啥不行的纨绔人。
可是这么多年固有的想法不是一时能改变的,贾母也没想着去修复跟贾赦的关系,贾赦就是再牛逼横竖还是从自个肚子里爬出来的,再能敢越过自己吗,不还得荣养自己?大不了以后少干涉他的事儿。
还是专心培养宝玉吧,宝玉定不会让自己失望。暗地里贾母也打着小算盘,老大现在这么受宠,那将来就能给宝玉多铺铺路,老二这样子是没指望了,要是再跟老大过不去,那不是断了宝贝孙子的前程吗?贾母可不傻。
各方面因素加总荣国府就维持了现在的平衡局面。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没更新,这章就写的长了点
☆、中举
贾珠近来的课业进步不少,尤其是文章方面。以前贾珠最大的弱点就是文章,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有点刻板无味,立意不新颖,要么就抓不住主要立意。
即便他四书五经读的再熟,前边默写的题目总是小头,诗词方面也就能过得去,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文采。最重要的文章一项,若不能再进一步恐怕这次乡试只能是名落孙山的结局。
因着得了监生的名额,贾珠在国子监进学时颇得李祭酒的喜欢,这就是李纨的父亲,贾珠平日里课业不算出众,也不是惯会逢迎的人,不知怎么回事就得了李祭酒的赏识,时不时指点贾珠的文章。
私以为这是李祭酒在提前选女婿,贾珠除了课业稍逊,外表可是相貌堂堂,那通身温文尔雅的气派没几个人能比的上,加上他人品不错,一看就不是会耍滑头的。
估摸着又看中他是荣国府当家人的侄子,综合考虑作为女婿人选那是再合适不过。有了李祭酒的指点,贾珠的文章不说一日千里,最起码在切题立意方面拿捏的相当准确,比起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李祭酒毕竟是老一辈的学究,指点起来的模式就偏保守稳妥,这样贾珠的文章还不能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步。贾赦跟着皇帝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当今比较注重民生之类实际的问题,就跟贾政简单提了提,让贾珠复习时多往这方面下点功夫。
即便这次没用上,以后真考中做了官,提前了解也是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