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星竹一脸疑惑地问道:“那叶院,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到底该如何鉴别呢?我总觉得这两者之间很难区分清楚啊。”
陈太恒也随声附和道:“对呀,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梁无忌也插话道:“是啊,叶院,您就给我们讲讲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的鉴别要点吧!”
叶青云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在《伤寒论》这部经典医着中,对于苓桂枣甘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中,苓桂枣甘汤证主要是用于治疗心阳虚,下焦水邪欲乘虚上犯中焦而导致的心悸,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奔豚病。”
叶青云顿了顿,继续说道:“而苓桂术甘汤证则主要针对心脾阳虚,水邪上逆的情况。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苓桂术甘汤可以有效地治疗阳虚水邪上冲所引起的奔豚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在药物组成上仅有一味之差,然而,尽管它们都是为水气而设,但在病机及临床表现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苓桂术甘汤证主要是心脾阳虚,导致饮邪上逆。其症状主要集中在中焦,表现为心下逆满,即胃脘部有胀满不适的感觉,同时气会从心下向上冲至心胸部位。
而苓桂枣甘汤证则是心阳不足,使得下焦水邪有乘虚上冲的趋势。其症状主要以下焦为主,表现为脐下悸动,即肚脐下方有明显的跳动感。
就在这时,梁无忌疑惑地问道:“叶院,我总是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大。那个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不就是苓桂术甘汤去掉白术,再加大枣吗?为什么要去掉白术而加大枣呢?白术和大枣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都可以用来治疗气冲上逆的病证啊。”
叶青云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继续解释道:“这样说吧,我尽量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是治疗气从‘心下’上冲的情况,我们就使用白术;而如果是治疗气从‘脐下’上冲的情况,我们就使用大枣。”
梁无忌依然满脸疑惑,似乎对叶院所说的话仍一知半解,他忍不住追问道:“叶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还是不太明白。”
叶院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气从心下上冲者,其病机在于脾虚不运,导致水气上冲。所以我们使用白术来健脾,同时它还能行水,以解决水气上冲的问题。而对于气从脐下上冲者,关键在于患者体内的气与水相互搏击,小便不利,进而引起脐下悸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