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赵党”官员当真愿意舍弃既有利益,毫无犹豫的转投于朱和坚门下吗?
朱和坚又是否拥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给予这些“赵党”旧人满意的回报?
必然是绝无可能!
恐怕对于大多数“赵党”官员而言,仅仅是赵俊臣暂时垮台失势、离开庙堂,还不足以让他们下定决心背弃赵俊臣,至少要等到赵俊臣已经确定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及赵俊臣又迅速失去了自己对于“悦容坊”、“联合船行”以及晋商集团的影响力,这些“赵党”官员再无机会利用赵俊臣捞取各种好处之后,才可以彻底下定决心改换门庭。
因道义、理想、情谊等等因素而结成的盟友关系,总是要比想象之中更为脆弱,唯有因利益而结合的盟友关系,才是真正稳固的长久关系。
即便是后世,若是没有结合打土豪、分田地等等一系列分配利益的手段,先烈们也绝无可能只凭信仰与口号就改天换地、塑造新中国。
至于赵俊臣,他不仅是“赵党”明面上的魁首,更还是“赵党”诸多利益关系交织网络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所以,当赵俊臣暂时离开庙堂之后,朱和坚想要趁机吞并“赵党”,难度也远比预想之中更大,他必须还要全盘接手赵俊臣苦心经营的一系列利益关系——夺取“悦容坊”、控制“联合船行”、争取各地商贾势力的信任与合作、肃清赵俊臣残留在户部与工部的势力——这一系列的事情,皆是耗时耗力的大工程,绝非三两个月时间就可以初见成效。
这般情况下,就算赵俊臣暂时离开了庙堂权力中心,大部分“赵党”官员考虑到既得利益,也只会暂时观望局势、待价而沽,不可能直接背叛赵俊臣。
即便是部分“赵党”官员出于政治前途考量,选择放弃自己在“赵党”集团内部的既得利益,决定趁机转投于朱和坚门下,但等到赵俊臣将来东山再起,他们回忆起曾经的甜头之后,也大概率是要“迷途知返”的……就算没有“迷途知返”,也大概率会变成夹在赵俊臣与朱和坚之间的两面派、墙头草,反而是让赵俊臣将来对付朱和坚之际拥有了更多抓手!
想明白了这些情况之后,霍正源不由是暗暗心惊,因为他突然发现,赵俊臣虽然年纪轻轻、崛起时间也短,然而赵俊臣的根基之稳固却要远远超过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权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但仔细思索片刻后,霍正源还是摇头:“仔细想来,赵阁臣即便是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