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为其难的皱眉落座之后,赵俊臣悠悠问道:“霍大学士,你认为……你刚才所讲的那些担忧,七皇子是否也想到了?”
霍正源毫无犹豫的点头道:“七皇子必然是也想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痛快答应阁臣您的条件,愿意在南京期间毫无保留的配合咱们的后续行动,完全不担心阁臣会言而无信!只需是阁臣与周首辅同归于尽,他就拥有十足把握,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趁机吞并阁臣的现有势力!”
赵俊臣再次点头:“那……霍大学士也认为,待本阁暂时失势离开庙堂权力中心之后,那些原本支持本阁的庙堂同僚们,一定会忍不住纷纷改投于七皇子门下了?”
“那是自然,阁臣您也清楚,咱们‘赵党’绝大多数人的秉性……”
说到这里,霍正源突然一愣,似乎临时想到了某些关键问题,不由是沉吟思索了起来。
*
所谓“赵党”,本质上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贪官集合体。
既然这些“赵党”官员就是一群唯利是图的贪官,当他们看到赵俊臣垮台失势、离开庙堂之后,自然是会毫无犹豫的抛弃赵俊臣、为自己寻找下一个靠山,而朱和坚无疑就是最佳人选,不仅是未来的储君太子,在南京期间还积极配合赵俊臣做事、堪称是盟友关系,即便没有赵俊臣此前所承诺的拱手相让,改换门庭之际也是近水楼台。
理应如此。
然而,霍正源话到一半,却又面现迟疑,竟然有些不确定了。
在赵俊臣垮台失势之后,“赵党”官员当真会毫无犹豫的抛弃赵俊臣、转投朱和坚吗?
或者说,“赵党”官员们转投于朱和坚门下之后,就一定会收获更多好处吗?
只怕未必!
在“赵党”尚未成型之际,赵俊臣那时候还只是区区的户部侍郎,可谓是实力极弱,朝野形象更是要比目前狼藉得多,但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官员舍弃了自己原本可以投靠太子朱和堉、投靠首辅周尚景、以及投靠其他权臣的机会,最终还是决定投身于赵俊臣门下,让“赵党”势力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周党”的朝堂势力。
为何?
就是因为他们跟着赵俊臣可以捞到更多银子啊!
“悦容坊”的股份、川盐开发的巨利、“联合船行”的特权……等等等等,皆是让“赵党”官员们盆满钵满、日进斗金,就更别说户部与工部这两个油水衙门的种种好处了!
这样一来,习惯了追随赵俊臣期间的油水十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