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三倍——各地寒门子弟带着伪造的族谱涌向吏部,太原王氏的子弟却集体称病不朝。最讽刺的是那个";复租调";的承诺:当百姓发现非但赋税未减,反而要多缴";爵位庆贺钱";时,邺城街头开始流传童谣:";杨郎封侯,百姓剜肉";。
在权力巅峰疯狂起舞的杨骏不会知道,此刻贾南风正抚摸着楚王司马玮送来的密函冷笑。而被他羞辱的傅祗,已暗中将皇宫布防图交给了殿中中郎孟观——那个后来率军冲入杨府时,从马槽里揪出瑟瑟发抖的太傅的将领。且不说未来杨骏之报,且说散骑侍郎何攀,他越思越觉不对:“杨骏封也就封了,可如今朝堂班赏行爵,竟然超过了开国功臣及平吴诸将帅,不知他日杨骏又将何以善后?到时候,岂不是朝堂祸乱,刀光剑影?”竟然出于一片公心拟就一道奏章欲报于杨骏:“务请太傅谏与太子收回成命!”
元康元年三月的洛阳城,太仓的粟米正在霉变。散骑侍郎何攀站在铜雀台残存的瓦砾堆上,望着宫城方向此起彼伏的报晓鼓声,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益州听过的童谣:";金印如斗大,不及一捧粟";。他紧了紧怀中奏疏,青缎官服下渗出冷汗——那里藏着刚刚拟就的奏章,只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道奏章,对杨骏将是最致命的指控。
";大人,司徒府的马车往尚书台去了。";书童低声提醒。何攀瞥见刚刚晋升的司徒那架镶着夜明珠的七宝香车轧过御道,车辙里洒落的珍珠竟无人敢捡。他嗤笑一声,抬脚踏碎两颗浑圆的南珠:";且看这些新贵能猖狂到几时!";
温室殿内,杨骏正对着铜镜试戴十二旒冠冕,当何攀的奏疏被中书监高声诵读时,镶着翡翠的旒珠突然崩断,玉石坠地声里夹杂着中书监颤抖的声音:";...昔太祖武皇帝定鼎,二十八将受爵不过县侯;平吴之役六十三功臣,最高不过乡侯。今一日封百二十关内侯,他日九泉之下,太傅以何面目见武皇帝?";
";竖子尔敢!";杨骏挥剑斩断案角,剑锋却指向殿外跪着的惠帝近侍:";告诉那个傻子皇帝,若听他臣异议,明日就送他去冷宫陪谢才人!";鎏金香炉被踢翻的刹那,何攀突然闻到一阵焦糊味——后来史书记载,正是这天,杨骏为显威仪,竟将武帝留下的《平吴策》原稿焚毁取暖。
何攀看着焚毁成灰烬的《平吴策》,不觉流泪,叹然退出。然而,令何攀没有想到的是,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