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点点拔高了佛教本就已经很高的地位。
佛教的一点点兴起,自然而然引起了本土道教的警惕与不满。
这是很容易想象的到的,宗教和商人打开门做生意其实也没什么不同,百姓就那么多,市场就这么大,像王氏那样哪家神佛都不落下的壕,毕竟还在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捐了这家,就信不了那家。
在卫玠所在的现代,哪怕是一个宗教一个派别之间不同的两个教堂,都会因为拉拢土豪信民而产生竞争与纠纷。更不用说如今是不同的两个宗教,出自两个不同的国家。
道家看佛教有越来越受到上层接受的意思,怎么可能不着急?
事实上,佛道的恩怨,最早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曹植,写了一篇《辩道论》,来批判神仙学说的诈妄。
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了。
但在现代的网络上,但凡看过洪荒流小说的人,肯定不会不知道“老子化胡”这个东西。这其实不是小说里编纂出来的说法,而是实打实的历史上佛道之争的体现。
有趣的是,“老子化胡”这个典故,就发生在晋惠帝时期。
也就是卫玠此时此刻所正在面对的特殊阶段。
当王济说出“老子化胡”四个字的时候,卫玠差点以为他舅舅被谁穿了,又或者他舅舅也得到了什么现代的金手指。
幸好,卫玠没心直口快,他耐心的听王济说了下去,才发现这是又一个历史事件点的触发。
晋惠帝时期,天师道(道教)祭酒王浮,经常会与与沙门(佛教术语)的名僧帛远,发生冲突,为争邪正,隔空嘴仗,结果输赢各半。王浮气不过,多年后的今天,终于憋了个大招——他写了《化胡经》一卷,讲述道教的老子变成佛陀,去教化胡人的故事。目的就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