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喂鸡的游母闻言,手里的簸箕差点掉在地上:“老天爷,这孩子才多大,就琢磨出乘法诀窍来了?”
话音未落,卫民像阵小旋风似的从后院冲过来,手里挥舞着一把木制手木仓:“妈!我把爸爸的模型木仓拆了又装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仔细一看,那竟是游永用废旧零件给孩子们做的玩具手木仓,原本已经坏了半个月。
“你……你怎么会修这个?”姬小颂接过木仓,发现每个零件都严丝合缝。
“我天天看爸爸擦木仓嘛!”卫民眨巴着和游永如出一辙的虎目,“我还改进了撞针,现在打石子能飞更远!”
正说着,一阵清脆的童音从药圃传来:“妈,这株板蓝根该分株了。”
只见五岁的安安蹲在药田里,小手轻轻拨弄着药材根部的泥土,“你看,侧芽已经长出三片真叶,现在移栽成活率最高。”
姬小颂快步走过去,发现女儿说的丝毫不差。
更令她吃惊的是,旁边几株药材上挂着的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黄芪”“当归”等字迹,还画着相应的植物形态,这竟是四岁的康康的“杰作”。
“这些都是你教的?”晚上,游永训练回来,姬小颂迫不及待地把孩子们的表现告诉他。
游永擦汗的手顿在半空:“我哪教得了这些?卫民修木仓我都没看见过,他准是偷看我保养武器学会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忧虑。
其实四个孩子异于常人的天赋,他们早就发现了:
卫国三岁就能数到一千,四岁自学了算盘;
卫民五岁时就能把游永的军装叠得棱角分明,比许多新兵都标准;
安安认药的本事连部队老中医都啧啧称奇;
康康虽然最安静,却能记住听过的每一个故事,连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孩子们这么聪明,可村里就一个民办教师……”姬小颂发愁地搅着锅里的粥,“王老师自己才初中毕业,怎么教得了他们?”
游永正要说话,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琴声。
两人跑到窗前,只见康康坐在梨树下,正有模有样地吹着一首《东方红》,虽然还有些生涩,但音准节奏丝毫不差。
“这口琴哪来的?”游永惊讶地问。
“上个月李参谋来家访落下的,”姬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