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少年锐气,显得更加英俊,可周身的气质已经面目全非。至少,李宸觉得眼前这个可以在母亲跟前侃侃而谈天下大势的宋璟,与当年那不折不扣的棒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宋璟将刚才打的那壶竹叶青放好,随即做到李宸的身边,长臂一伸,就将她带进了怀里,“唔,怕且是改不来了,怎么?你嫌弃?”
李宸盯着眼前的素色布料,笑道:“当然嫌弃,嫌弃到不行了。”
宋璟也不恼,伸出手在她的侧颊上微微摩挲了下,“嫌弃也没办法,你已经没法子再换个驸马了。”
李宸笑了起来,一路舟车劳顿,感觉也有些疲乏。从洛阳到长安,越是往关中地方走,饥民就越多,个个面黄肌瘦,真是让人不忍再看。李宸想起当初在淮南道时看到的流民饥民,当时心中已经觉得震撼,如今这一路走来,才觉得当初是小巫见大巫。
☆、第164章
:千古女皇(二)
李宸觉得在后世一提起唐代,就会想起盛世,她也不例外。可自从她成为公主之后,发现她想象中的唐代盛世并未来临。她的阿翁太宗在世时,英明神武,传下了贞观之治。李宸问过父亲阿翁贞观年间的一些事,贞观之治,政治昌明,官员廉洁,也国泰民安,最突出的是政治作风上的成就,尤其是由房玄龄亲自主持的精简中央官员的举措,即使是李宸这个后世之人,看了也佩服不已。
后来到了父亲在位的时候,天灾*,还没缓过来劲儿,又来一场□□。总之百姓的生活怎样,全靠老天爷心情,它一个不高兴,东破一个窟窿,西漏一个缝,朝廷每天就忙得团团转去救灾,百姓就得倒霉。
李宸想从前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父亲是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帝皇,因为父亲自己很节俭,并且三天两头便免了哪些州的徭役,有时候一年,有时候两年。宋璟也说,关中平原虽然是富庶之地,可从隋唐时起各种战争已经消耗了太多,尚未恢复,长安人口比从前都不知道多了多少,可水路不通,运粮到长安也有难度,因此每到□□,长安的压力就显得尤其紧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