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下的学子,大多数都听过沈遇安讲学。
\n
\n
就算不是府学的学子,也有许多学子慕名而来听讲,毕竟连中六元这个名头靠的是真才实学。
\n
\n
沈遇安和胡学政为了岭南一众学子,并未阻拦外面的学子听讲。
\n
\n
从京城来的考官巡视完,来到高座上:“沈大人,此次乡试的考生,比三年前进步颇大,想来这几年您出了不少力。”
\n
\n
岭南地处偏僻,每次从京城而来的考官,都是那等无权无势的。
\n
\n
这不,这次的考官,面对沈遇安这个比他还小上诸多的后辈,却用上了敬语。
\n
\n
无他,朝中谁不知道,现在沈遇安可是红人。
\n
\n
就是他这个不怎么会人情往来之人,也知晓,此次乡试后,沈遇安前往京城,定是要晋升的。
\n
\n
不过二十有一,就已经位极人臣了。
\n
\n
想到这,戴大人扯了一个笑来。
\n
\n
沈遇安认识这位戴大人,是翰林院的老翰林了,原先两人都在翰林院的时候,也不过点头之交。
\n
\n
“岭南日后的发展,不止是农桑和商贾,也需要通文识字之人,这几年,本官确实在教化上费些心思。”
\n
\n
他可不会谦虚把功劳隐下,就府学的藏书阁,大半都是他贡献的,更不用说他忙得脚不沾地还要抽空去府学讲学了。
\n
\n
乡试连考三场,莫说下面的学子,便是考官也疲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