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文臣们一起露出为难之色。
\n
\n
这宫赋体的大赋,本就不好写。加上珠玉在前,如《两都赋》、《两京赋》、《上林赋》、《三都赋》、《西都赋》,其实已经写尽了,无法超越前人了。
\n
\n
这就如同:“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n
\n
又如,苏子《水调歌头》后,何人能写中秋词?
\n
\n
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写出力压前贤的都城大赋,实在太难了。
\n
\n
“陛下,臣无能,没有《燕京赋》献上。”汤时典有些羞愧的说道。
\n
\n
杨鹏哈哈大笑:“无妨无妨!唉,文先生也在告愧,说他搜索枯肠,也写不出比前人更好的西都大赋,只能作罢。”
\n
\n
文臣们这才松了口气。
\n
\n
杨鹏很满意的将目光从图画上收回,下令道:“传旨,三月十二,迁都燕京!”
\n
\n
“遵旨!”
\n
\n
迁都事宜早就准备好了。三月十二不过是黄道吉日而已。
\n
\n
天子诏书一下,整个大明朝廷立刻开启了迁都大政。
\n
\n
大明朝廷在汴京呆了不到四年,就又要迁入燕京了。不过,汴京作为至关重要的东都,以后也会重修,将来也少不得御驾经常东来驻跸。这汴京,可不是其他都城可比的。
\n
\n
其他不说,单说今年就要复原的汴京西苑,就是大明一等一的林园胜景,冠绝天下,天子怎会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