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点头同意:“那就再试一试,不过这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摸清楚国的底线。”
\n
\n
于是,新一轮的谈判又开始了。梁国的命运在这一次次的博弈中摇摆不定,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n
\n
第二次派遣的使者肩负着梁国的期望再次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程。一路上,使者心中忐忑不安,深知此次谈判的艰难与重要。
\n
\n
到达楚国后,楚国朝堂对梁国使者的再次到来充满了审视和揣测。
\n
\n
“梁国此番又派使者前来,定是难以承受之前的条件。”楚国的一位武将冷笑道。
\n
\n
“但也需防备他们另有计谋。”一位文臣谨慎地说道。
\n
\n
谈判桌上,梁国使者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吾国愿以诚意求和,但楚国所提条件实在苛刻,若执意如此,梁国上下唯有拼死一战。”
\n
\n
楚国的谈判大臣目光锐利:“战争的后果梁国想必清楚,难道你们真的愿意以卵击石?”
\n
\n
使者言辞恳切:“梁国虽弱,但国民皆有骨气,若逼之太甚,定会同仇敌忾。吾国所求,不过是双方各退一步,寻得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和平之法。”
\n
\n
经过数日艰难的周旋和交涉,楚国终于做出了些许让步,减少了财物的赔偿数量,但对于割让城池之事,依旧态度坚决。
\n
\n
使者带着这份新的条件匆匆返回梁国。
\n
\n
梁帝听后,眉头依旧紧锁。朝堂之上,大臣们再次展开激烈的讨论。
\n
\n
“财物赔偿虽有所减少,但割让城池实乃丧权辱国之举。”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