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且不说俞家的家底已经被俞承嗣陆陆续续的掏空了,
如今剩下的除了几间大屋外,
也就是统共十五亩的水田旱地了。然而,
这些却跟老三没啥关系,
想也知晓,等俞父俞母百年之后,房屋田产必然都是留给俞承嗣的。
那老三咋办?要是他全然像了俞父,性子木讷却有一手极佳的篾匠手艺,
日子倒是还过得去,毕竟乡下地头最不缺的就是老实木讷的人,只要有能力养家糊口,
问题都不大。可偏生,
老三性子随了俞父,却不曾学到家传手艺。偏家里还因着俞承嗣的缘故,直到今个儿都不曾给老三说亲。
有时候,
俞家老二忍不住就开始悲观,
三弟他将来咋办?
万一俞承嗣这辈子都没能中举,
俞父俞母难不成就不给老三说亲事了?就算说了,只怕也是将俩口子拘在身边,
一个干活养家一个忙活家务。等哪一天,俞父俞母一阖眼,老三俩口子只怕就要被扫地出门了。毕竟,
家产由长子继承,说破天去也没辙儿啊!
一路上,俞家老二那叫一个忧心忡忡,只恨不得立马给老三娶一房媳妇儿,最好是性子脾气厉害点儿的,然后直接分家单过。至于俞父俞母会如何,他是压根就没去想。就跟家产都是由长子继承的道理一样,长辈那也是由长子来赡养,他们这些次子三子啥的,最多也就是逢年过节来瞧瞧父母,再给些孝敬钱。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哪怕俞家老二都盘算好了,打算将他这一年来攒的钱都借给老三娶媳妇儿以及安家,却架不住老三自个儿不情愿。
俞家三兄弟两姐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脾性,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执着。俞承嗣执着于科举一途,俞家老二执着于自立门户,俞家老三却是执着于听爹娘的话,当然主要还是他娘的话。至于满娘和秋娘姐俩,前者两辈子都执着于远离人群死宅一生,后者却是拼了命的也想过上奢华无比的好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