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二人在集市上走走看看,平之心不在焉,轶青望着集市上那些络车、纺车与零部件,倒是渐渐入了神,时不时用手拨弄那些摆着的篗子、纡管、吊锭,不知思索什么,过了一会儿,又跑去瞧从波斯来的织金锦,与客商闲聊中学了个新词“纳石矢”,然后才知道那不是凉语里本来的词,而是波斯来的,不禁觉得更加新奇好玩,又去一边看土库曼毡子,学会一个词叫“乌尔马”,却是突厥语里的;又有“卡马克”,钦察人用作雨衣的;又有叫“阿金”的棉布,苏瓦尔人常用。还有不少词显然是从中原汉话来的,如“卡茨”,看样子是汉话里的“缂丝”;再如“坎兹”,看模样是南方的绢子,北方话叫“缣子”;再如“洛赫台”,正是南朝的一种锦绣,汉话叫做“鹿胎”;又有“准格木”,就是“绒锦”了。
集市上人还不多。那回纥客商看她学的着迷,也乐呵呵跟她解释。轶青见一匹缎子,褐sE,经缎白sE,m0时是生丝为经,却用羊毛为纬,褐、白相间,甚是好看,那客商道:“这叫耀缎,似这种白褐相间的,质量最好。”轶青问道:“好看倒好看,可羊毛与生丝织在一起,不会容易开裂吗?”那回纥客商见遇着个懂行的,讪讪笑道:“客官穿衣时小心便是,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划花的。”轶青若有所思望着那缎,暗想,若能把纬线纺的更细,可以每五六纬桑蚕丝,只用一纬羊毛,便又好看又坚固了。扭头要与平之商议,见人不知所踪,忙回头去找。
平之还在适才的摊铺旁徘徊,见了轶青,流泪叹道:“我们好歹为大启做下一件大事,这一生也值得了。”轶青一怔,神sE也暗淡了几分,过了一会儿才又展开个笑,道:“咱们未来几日倒该好好规划锦绫院的日后。平哥,你发现了没有,北方人用的络车与咱们用的不同?他们调篗取丝并非以手抛篗,虽然整个络车的原理一样,但转篗的动作采用了机械式的,人牵绳而轴动。这样张力更加平均,生产效率也更高。我们回了北院或许可以试验一下。”
听了这话,平之讶异地望了一眼轶青,但眼中的泪渐渐不再流了,终于咧开个笑,道:“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