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要的触须就更多,原本的触须肯定是不够了。
不过好在载具升级的情况下,这些结构方面的配件是有一次改装的机会的,花费资源就能将这些不符合车体结构的配件进行适配。
花费一些资源之后,触须的数量和尺寸都增加了不少,完全可以支撑潮汐之歌号那庞大的身躯了。
荆棘装甲这个倒是不用,这是一种消耗型的配件,只需要多加入一些资源,荆棘覆盖的面积自然会增加的。
不过信使号上面的结构配件之中还是有一个算是彻底没办法用了,就是车头的铁铲。
潮汐之歌号的前方本来就有一个用来开路的破障器,铲子根本没地方安装,况且,潮汐之歌号的车体很长,就算装上了铲子,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多少,最终只能忍痛放弃了。
最后安装的就是武器,潮汐之歌号现在是火力掩护/突击形态的,上面的武器插槽数量本身就有不少,足以塞进去很多武器了。
原本车身上安装着的小型和中型武器站依旧是在车头的左右两边,作为防空以及清扫一些轻型目标的武器。
76mm的自动炮则是安装车体的前半段,潮汐之歌号的个头增加了不少,这门作为主武器的自动炮的炮塔被垫高了一些,同样拥有360度的射界。
更大的车体能够承载更多外露的武器,双联625近防炮和近防导弹也是直接安装在车体上面。
这两个功能差不多的近防武器分别安装在了车体中段左右两侧微微突出的平台上,一个负责左半球,一个负责右半球。
不过因为叶寒目前还做不到近防导弹自由,所以那对双联加特林就被安装在了近防导弹发射箱的两边,可以用来拦截一些不是那么大的目标。
这两个近防武器中间的空隙,就是排成一排的四个垂发,垂发里面的导弹射程远威力大,但数量太少,一般并不怎么使用,暂时的这么安装了。
至于说车尾的位置安装的,则是叶寒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155的舰炮。
得益于空间配件,这门舰炮下方的各种巨大的结构都被装在里面,只有炮塔露在外面。
潮汐之歌号本身的块头就不小,这门155的舰炮还是能安装上去的,不过,尽管这样,毕竟这是一门舰炮。
在连续射击的时候,后坐力还是相当可怕的,潮汐之歌号的体重还是有点绷不住,所以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了。
那就是将炮口向后,就是陆盾系列的那种造型,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