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往宫里去。
虽然如此决定了,但眼下要紧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刘彻说晚上,嬴政坐马车里闭目想了一会儿,突然撩起车帘子。
立马有内侍过来扶车道:“娘娘,有什么吩咐么?”
嬴政让内侍附耳过来,道:“去跟东方侍郎说,陛下祭扫祈福回来了。”
内侍有些纳闷,道:“东方侍郎?不知娘娘指哪个东方侍郎?”
嬴政道:“东方朔。”
说罢了就放下帘子,那内侍虽不知嬴政说什么意思,但不敢怠慢,立马牵了一匹马从队伍中出来,拨转了马头走了。
刘彻队伍虽然都是好马,但因为是皇帝御驾,不能颠簸了,不能让皇上觉得劳累了,走也就慢。
等刘彻到了宫里头,就立马有内侍来道:“陛下,东方侍郎请求陛见。”
刘彻道:“东方朔?他又来干什么?”
内侍道:“这老奴就不知道了,陛下要见么?”
刘彻本有些不耐烦,但自己这刚刚登基,拒绝臣子进谏总不是好事,况且东方朔别不行,能说会道很厉害,万一说几句传到了窦太皇太后耳朵里,又该说他太年轻,不能处理事务,凡事还是要太皇太后首肯才行。
刘彻道:“让他到东厢。”
内侍应了一声,立马趋步往外去,刘彻换了衣服才过去东厢,东方朔已经等了很久了。
东方朔一开口,刘彻立马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让他过来。
那人要和刘彻说,自然是董偃事情。前些日子东方朔接到锦囊,才知道市井留言竟是真,皇帝见了董偃,欣赏他相貌和口才,屡次请董偃进宫来吃宴。
董偃出身不高,平日里和达官贵人混一起,铺张惯了不说,还要讲讲自己见闻,好让其他人不能看低了自己,一说高兴了,嘴上也就没有把门。
东方朔打听了不少,就凭私侍公主这一条,也是死罪,何况刘彻因为董偃样貌还对他青睐有佳,让如此人物皇帝身边,只能堵塞耳目。
东方朔道:“陛下请三思,以人臣名义,私侍公主,这是死罪,倘若陛下饶恕了董偃,何以服众?”
刘彻听他说了半天,但自己是收了馆陶大长公主长门园才承认董偃是主人翁,如今不是不知道东方朔说有道理,只不过刚刚收下别人东西,却要治人罪,无疑是不让他下台阶。
东方朔直言敢谏,只不过正好打了刘彻脸,但他说又头头是道,句句理,刘彻不能发作,自己气闷着,一下子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