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既能稳定军心,又可以与魏国分庭抗礼。\\"
\n
\n
这个建议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此时称帝太过冒险,会给魏国进攻的借口;也有人支持这个提议,认为必须在名分上与魏国抗衡。
\n
\n
\\"末将赞同军师的建议。\\"李铭说道,\\"曹丕已经自立为帝,如果我们还以诸侯自居,不仅显得理亏,更会影响军心。称帝虽有风险,但利大于弊。\\"
\n
\n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时,又有探子来报:魏国已经开始在汉中边境调兵遣将,似乎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显然是想趁蜀汉立场未定之际,发动雷霆一击。
\n
\n
\\"看来曹丕是想速战速决。\\"法正分析道,\\"他担心我们称帝后局势会对他不利,所以要抢在前面发动进攻。\\"
\n
\n
诸葛亮立即建议:\\"既然如此,我们更要抓紧时间。建议主公即刻称帝,同时加强边防,严防魏军突袭。\\"
\n
\n
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就依众位爱卿之见。传令下去,准备登基大典。不过要记住,我们是为了延续汉室血脉,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n
\n
然而,称帝的准备工作并不顺利。首先是一些大臣提出异议,认为此时称帝会激怒魏国,引来更强烈的打击。其次是登基所需的礼仪和物资准备困难,很多东西都因为战乱而短缺。
\n
\n
\\"这些都不是问题。\\"李铭提出建议,\\"可以简化仪式,重在宣示正统。同时要做好地方工作,确保各州郡支持这个决定。\\"
\n
\n
诸葛亮也说道:\\&qu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