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也比不上。
如果非要把宋襄公列入名单,但其他人明显比他的功业要卓着。那么不妨把春秋五霸改为 “春秋七霸”,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岂不是更好?
那么齐孝公是不是霸主?父死子继,指的是国君之位,而不是霸主之位。况且,中原霸主的资格,需要有麾下诸侯国的认可与支持。显然,齐孝公并不具备这些。但是,齐国仍然是首屈一指的东方大国。为彰显齐国的威力,齐孝公既攻宋国,也攻鲁国。
重耳逃难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偷窥重耳洗澡,以亲眼见证重耳是不是骈胁,引起重耳对曹共公的恼怒。虽然曹共公对重耳非常冷淡,但曹国大夫僖负羁私下给重耳酒食,结果被杀身亡。
齐孝公可能以为,老子英雄儿好汉。但自他继位,没有一个诸侯国承认他是霸主。怎么办?与宋襄公的做法类似,就是打。
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个有可能,因为毕竟是父子。但诸侯国之间,越是互相攻打,越是加深仇恨,越不可能和睦相处。
此前,齐孝公和邢国、狄人,也算建立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但齐孝公为了他心中的霸业,不是打宋就是攻鲁,根本无暇顾及越来越羸弱的邢国。这样一来,就给了卫国以可乘之机。
这时候的卫文公,已经在国君之位三十七年。他可能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就与文武大臣密谋策划,打算利用齐国无法顾及邢国的机会,把与齐国、狄人勾结的邢国灭掉,以绝后患。
公元前635年,卫文公出动卫国大军,包围了邢国都城夷仪。邢国国君大惊,赶紧向齐国和北狄求救。面临内忧外患的国家,不是更换国君,就是被强大一方攻灭。邢国就是这样,不但面临卫国这样的外患不自知,而且国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此起彼伏。
本来几十年前邢国、卫国都受到了北狄侵犯,以至于到了灭国的边缘。要不是齐桓公替邢国、卫国异地造城,邢国、卫国可能就灭亡了。但复国之后,邢国、卫国却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不但邢国公室内部离心离德,就连邢国百姓,也对邢国与曾经的仇敌北狄和好并结盟,感到不解、耻辱和愤怒。
面对围城的卫国大军,邢国国君一筹莫展。他上到城楼上,观察城外的卫国军队,以寻找破敌之策。可悲的是,陪同邢君巡视的礼氏弟兄,早就有抛弃邢君,携邢国投降卫国的想法。
面对卫国大军,邢国君臣并没有什么好办法。礼氏弟兄早已经商议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