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饥荒。秦穆公不计前嫌,又送给晋国不少粮食。
本来在韩原之战中,秦国已占领晋国一些土地,并且设置了秦国官吏。后来,随着两国协议的落实,河西之地已经归于秦国,秦穆公又把夺取的河东之地,退还给了晋国,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春秋时期的战争,就是一场场土地、人口和资源的博弈。
邢国、卫国是两个唇齿相依的诸侯国,但这两个诸侯国不是团结一心抵御戎狄,而是心怀鬼胎、互相倾轧。经过十几年,慢慢恢复过来的邢国,于公元前642年联合狄人,攻打卫国的菟圃。
邢国自复国以来,反而给十几年前侵犯自己的北狄,赠送各种礼物和粮食,力图在狄人的羽翼下苟且偷生。面对邢国和狄人组成的联军,卫文公并不惧怕,他在全国进行了战前动员。
为了激发卫国人的斗志,卫文公甚至愿意把君位让给贤人。之后,卫文公亲自率领卫国将士,带着几百乘兵车在訾娄列阵,与联军对敌。眼看着占不到便宜,邢国和狄人只好撤兵。
战前,邢国和北狄以为卫国的国力、军力,不可能超过联军。等真正看到卫国的实力,威武雄壮的卫国之师,竟然把狄人吓得晚上逃跑。这次并没有开兵见仗的战役,被称为“菟圃之役”。
当年为了防范狄人,已近亡国的邢国和卫国,因为受到齐桓公的支持,邢国把国都迁到了夷仪,卫国把国都迁到了楚丘。这时重新复国的邢国和卫国,国土地域已经与以前完全不同。
虢国、虞国亡国犹在耳畔,但复国后的邢国和卫国,却成了势不两立的两个国家。卫文公吸取了亡国的教训,使卫国出现了国力复苏的局面。而邢国则默默无闻,国力也大不如前。
虽然邢国、北狄并没有给卫国造成什么损失,但心高气傲的卫文公,却咽不下这口气。第二年,卫国发兵攻打邢国。被邢国寄予厚望的北狄,早已经逃到太行山一带,不知所踪。
面对卫国大军,邢国只能委曲求全,割地赔款,苟延残喘。
邢国还打算寻求齐国的帮助,但齐国的内乱并没有结束。齐桓公儿子们争权夺利的斗争,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刚坐稳君位不久的齐孝公,也愿意打脸充胖子,答应保护邢国。
在晋献公时代,黄河西岸、秦国东面的梁国和芮国,依附晋国多年。现在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晋国内乱还没有结束。于是梁国和芮国,就归顺了秦国。但梁国和芮国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为了向东发展,谋求中原霸权,秦穆公决定灭掉梁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