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高家本来世代都是包衣,只因为出了自己姐姐这样一位独特的人物,终于出了包衣籍,成为满洲正身旗人,这是高家几代人都渴望的事情,终于因为姐姐的力量而办成了,固然高贵妃是凭借娘家的底蕴发力一跃,然而却也给母家很大的提携,这一下身份不同了,让人安心许多,包衣虽然也有阔绰人家,然而追到根子上,终究是不体面,而且颇有后患,李煦家族就是例子。
虽然弘历后来也曾经对自己的父亲说过,“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不过从高斌到高恒都知道,高贵妃在宫中,无论如何是家族的一重保险,只要别像年羹尧那样,犯下太严重的忌讳,总不至于灭族的。
然而如今这样一重很重要的保险却即将消逝,虽然高恒自信父亲与自己的才干,然而这种己方力量的严重削弱,仍然让他心底有些发凉。
高恒与母亲相对唏嘘了一会儿,还要劝着母亲:“也未必就不好,也许冲一冲,就缓过来也说不定。”
回到自己的房中,高恒与妻子那拉氏悄悄地说话:“姐姐究竟如何了?”
那拉氏哀愁地说:“瘦得很惨,颧骨都凸出来,眼睛愈发大了,脸色蜡黄蜡黄的,这两天说是都没有吃什么东西,背着问过太医,说是只在这两天了。唉,可惜了姐姐乃是贵妃,何等尊贵,却得了这个病,那富贵荣华再不能享受了。姐姐也终究不愧是姐姐,已经病到这地步,灵台却依然清明,说话很是明白的,皇上加封的旨意传来,她还清清楚楚地谢恩呢。”
高恒想起幼年时的姐弟之情,鼻尖又是一阵发酸。
果然,高贵妃升为皇贵妃之后,仅仅过了两天,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便过世了,宫中自然是盛大举哀,弘历给了她更进一步的谥号,“慧贤皇贵妃”,洋洋洒洒一片祭文。
送葬的队伍之中,褚绣春看到了高恒,见这年轻人也是满脸悲伤,这还没出正月呢,自己的姐姐就不在了,实在是太悲惨了一些。
褚绣春登时就想到了《金陵十二钗》,虽然那书现在只是写了几十回,并没有完结,然而从前面的判词来看,元妃是早亡的,就在她死去之后,贾家便倒了下来,也是个不祥之兆。
为了高贵妃的事,弘历很是难过,褚绣春便连续半个月都当值陪伴,格外细致周到,到了二月中旬,弘历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这一天办公完了,叫了褚绣春过来,说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