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纪稍大一点的牧童一听,不乐意了。丢掉手中的杂草,靠着衬干,翘着二郎腿,慢悠悠的说道:“姐姐,你是外来的,就有所不知,我们村以前不是这样的。”
“哦,那是怎么样的。”
“姐姐,以前我们村可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村,有五百多号人,后面几条村的娘们,都抢着嫁到我们村里来。两年前,朝廷来征兵,村里近两百1
6岁到3。岁的青壮年,都被拉去打仗了,回来的不到1。个,我大哥也死在战场。村里刺下的老的老,小的小。
今年年初,被拉去打仗的张吴回来,他在前线立了大功,被封屯长。今年下的雨水比往年都少,他们家刚好住在清水湖边上,就与地保勾结。凡是需要清水湖水灌溉农田的,都要缴纳灌水费。我们村里的人不愿意交,清水湖的水本来就是大家公用的,他就派人封了水渠。后面五个村,只有一个村交了,就有湖水灌溉农田。”
“那你们为什么不交呀?”
“姐姐,你不知道。张吴以前是我们村里的一个赌棍,大家都看不起他。这次他到前线立功回来,就老想着法子,报复我们。就像灌水费,后面五个村,每家按人头算,一个人三个铜板。我们村一个人要交一两银子。我爹帮人做工,一月就二两银子。我们家上面又两个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全家七口人一交,就是七两银子。
这几年,稻谷种子的侨钱上涨。我家三亩薄田,收害完毕,又要交出一大部分纳税,加上灌水费,我们都是不但余刺,都是亏损的。所以,村里好些人在水稻田里,种上了耐旱的南瓜,高粱,地瓜和木薯,我们家很久都没有吃饭,都是喝地瓜粥。”
“那张吴真是可恶,你们不到官府去告他的吗?”水月靠近小个子的牧童,在他的身边坐下。
“姐姐,告有什么用,他表哥是我们县的郡守,派有人在衙门口,看见我们这一带的人在衙门口徘徊,就拉回来毒打。上个月,隔壁村的大山哥去挑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