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贞观二年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李世民励精图治,虽然有的很不成熟,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已经没人可以无视了。赵云暗暗叹息,李世民是好皇帝,她只为李恪考虑,是不是太过分了?
贞观二年三月,李世民免天下冤滥之刑;同三月,关中大旱,李世民大赦天下;同年九月,李世民放出宫女三千人……
赵云少有得有些惭愧,李世民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他……唉。
贞观三年,李世民重新申明五花判事,以少生错;李世民求诏直言,言官相庆……
赵云知道,愿意听取谏言,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皇帝能做到的事情,李世民至少胸怀宽广,有目标,有自信。
李世民继续走在他的明君路上,可是有一件事情让赵云哭笑不得,那就是李世民和太子承乾,关系愈发好了。李建成愿意卖萌,他为政也很有一套,李世民于是就渐渐发现了太子承乾的政治才能。
这…赵云不知该怎么办了,她知道李建成既然都拉下脸演一个孝顺懂礼的好儿子,向杀了自己的死对头躬身磕头,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的。而支持他牺牲这么多也要做下去的原因,肯定就是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
他是要向李世民复仇的。能指望李建成见识到李世民是一个多么好的皇帝之后,就心甘情愿放下仇恨,和他和平共处么?
哈,赵云干笑,这个,可真不好猜。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李世民已经越来越看中太子承乾了。
贞观四年正月,李绩在白道败突厥,李靖在阴山大败颉利可汗;三月,各族君长至长安请太宗为天可汗,俘颉利,送长安;九月,新疆归降;全年丰收,一年仅判刑二十九人,盛世之象初显。
太子承乾又立功了,他提出的军事策略得到了李世民和一众大将的称赞。太子承乾贤名渐出,但维持在不遭忌惮的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