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之势力,进退与共!
见此,李承乾豁然惊醒,指着杜敬同的名字厉声喝道:
“中书令封伦年事已高,在家闲赋久不问朝政,为何今天却一反常态的突然上朝,配合群臣针对斯文?”
“想必...就是此人在其中充当说客,联合多方势力!”
王敬直则直直盯着‘鸿胪寺少卿李孝慈’的名字,而后一锤手心,终于想明白了心中疑惑:
“这样就说得通了,倭使犬上的供词也能作证这个猜测!”
见两人视线朝自己看来,王敬直尴尬一笑,来时路上只顾得这些账册文本,早就忘了要将倭使犬上招供的事情告知他俩。
双手合十求得两人原谅后,王敬直脸色一肃,说起了正事:“自百骑司出来,某心中便一直有个疑问不解。”
“昨夜李道彦带大批人马暗访鸿胪寺,如此兴师动众,为何却没有惊动任何一个看守将士,甚至就连倭使犬上,也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看来...就是杜敬同在暗中通风报信,将戍卫将士的巡查路线告知了李道彦。”
“当然,也不排除杜敬同提前将这些人安排好,藏在了鸿胪寺的其他位置。”
王敬直不敢说的太绝对,但越是分析,杜敬同的嫌疑也就越大:
“反正鸿胪寺里,绝对藏着淮安王府的人手,位置还不能太低,否则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能耐,不出意外的...应该就是他,鸿胪寺的二把手!”
李斯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后拍手,示意两人回神,继续听自己分析:
“总结来看,今日起事的淮安王府、关陇门阀,还有前朝老臣及封伦,都与此人脱不了干系。”
“还有某之前那个猜测——从韦家查抄出的那些铁甲兵器,也与此人紧密相关!”
李承乾心中斟酌,也没发现什么疏漏的地方,哪哪都能相互验证,便点头附和道:
“若咱们今天分析没错的话,那杜敬同此人,便是刺王杀驾一案里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务之急,还是通知百骑,将此人缉拿归案!”
话音未落,在李斯文的示意下,王敬直如蒙大赦,向两人匆匆拜别。
现在哪里还顾不上天色已晚,赶紧揣着这张白宣去和皇帝叙职,防止此人畏罪潜逃才是正事!
...
笑容勉强的告别一众友人,杜敬同忧心忡忡的走进家门。
坐在胡凳上,长长叹气一声,手臂也是控制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