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廷议郎,未来就不会太差。
所以她自己是愿意的,毕竟廷议郎只是一个过渡。
但是她也不敢自作主张,她知道自己不太聪明,所以一直相信自己的丈夫,所以这种大事,自然让孙夫子决定了。
其实这拉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在做给孙夫子看的。
“别让他出去丢人现眼了,我堂堂一位兵家泰斗,他竟然成了儒家名士,说出去我都觉得丢人。
而且不管是张家兄弟还是那廖何,他们都比他年轻,如今都是名宿了,哪有脸和人家比较啊。”
一提起这件事江夫子就气愤,气愤的不是孙平等级太低,而是他没有走兵家,却走了儒家的路子。
很多有地位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就因为如此,他才会气愤不过。
“这有什么,张家兄弟和那个廖何,他们以前成为廷议郎的时候,同样只是名士。
我们儿子又不比他们差多少,大不了先成为廷议郎,再想办法提升名望好了,别人不也是这么做的嘛。”
丈夫贬低儿子,孙夫人立刻就不乐意了。
“哼,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这逆子拿什么和人家相比,张家兄弟讨来了十万难民,并且还把这些人安排妥当。
其他贡献就不多说了,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在里面,也不能和你说的太细。
而廖何人家现在是上卿,人家还帮助大王解决了承包的问题,以及积极响应大王所有的政策。
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名望,但是这逆子会什么。
贪生怕死不走兵家走儒家,老夫没跟他断绝关系就很不错了。”
一说到自己的儿子孙夫子就来气,百家中,各家相轻,他也不知道儒家到底有什么好的。
如果儿子也跟他一样走兵家的话,他多少也可以指导一些,说不定现在都已经是名宿了。
再去战场磨练一下,以后说不定也是一位大将军。
自己年纪大了,在抹开老脸去说说,那么儿子的前途也就定下来了,何至于现在只给他大学士的地位。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他怎么可能不爱呢。
现在王后打算推荐他为廷议郎,那是因为他有本事吗?还不是因为收拢人心,想要拉拢自己啊。
孙夫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廷议郎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炎国也只有三位廷议郎,现在都发达了,这就是廷议郎的含金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