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过是于家中做一回短暂的客人罢了。
因阿雾看鸭多了,画鸭多了,于画鸭上就自成一派,连当时的书画大师苏西山也夸她,说她自成一派,有宗师之风。
唐音和苏念等人兴趣盎然地评品着阿雾的这副精心之作,只觉得她画风有趣,活泼挥洒,从没见过这么得趣儿的鸭图。
不同于唐音的门外汉看热闹,苏念却是极惊讶的,阿雾说的那位苏西山正是她的祖父,从小耳濡目染,于绘画一道苏念多有浸淫和心得,依她看,这幅让人叹为观止,神乎其技的鸭图可真不像是一个八岁女娃娃能画得出的。
苏念心下便存了一分疑惑,“这画可谓是得鸭之神髓了。若我祖父看了,知道是璇姐儿这么个小娃娃画的,定要大吃一惊的。”
除了苏念,在场还有一个人最为震惊,那就是顾惜惠。
顾惜惠从小同康宁郡主一起长大,对她的画风如何能不清楚。康宁郡主生前也自号养鸭客,最最擅长的正是鸭图。
荣璇(阿雾)的画无论从构思、布局还是技巧上无一不肖似康宁郡主的风格。当然,画风相近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康宁郡主画的鸭有个独特之处,那就在眼睛。
鸭子的眼睛在一幅画上来说可谓极小,但就是这极小之处最显神髓,康宁郡主总是要刻意在那小眼里留白,露出一颗白色的星星来,显得小鸭的眼睛极为传神、灵动。
顾惜惠曾经问过康康宁郡主,为何她会这样画,只记得她说,鸭子也有情感,丧偶后还会悲鸣,在她心里,这些鸭子就是一个个的人,而画人时最传神的地方在眼睛,那鸭子的眼睛也不能轻忽。
今日荣璇的这副鸭图里,那一对水鸭的眼睛正是用的康宁郡主的笔法。
这也太凑巧了,让顾惜惠不得不震惊地看向阿雾。
阿雾自然也知道顾惜惠为何这般看自己,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