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唐时顺着自己的思路在考虑,同时整首诗这么一念,“眠”字轻轻闪烁,可是下面的情况,却跟唐时想象的不一样,接下来微微发亮的字,是“啼鸟”,而并非是“鸟”。
于是唐时恍然大悟,“鸟”跟“啼鸟”也是有区别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时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坏点子,从今天早上连仲庆都睡过头的情况来看,他住的地方应该在自己这种奇怪的术法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如果……
唐时是个十足的行动派,倒霉的绝对不是一个人。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眠”字开始发威,同时带动了整句诗的意境,开启了催眠的效果——唐时将这一句的主要效果定在了催眠上面。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
“啼鸟”二字终于开始有作用了,就那么轻轻地一闪,唐时便只觉得耳边有一些十分细微的声音,但只是一瞬间就已经消失了,一点也不长久——这应该算是声音幻觉?
第一句很成功,可是第二句简直……
唐时摇了摇头,还是要熟练使用才是正道啊。
如果将这几手练好了,威力也是很大的。大变活鹅能够用来吓人和捣乱,虽然很有趣,可是在唐时看来,作用毕竟有限。
而《春晓》这首诗就不一样了,根据诗句的意思和意象、意境,唐时已经能够预测它的威力了。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是催眠,催眠的效果有大有小,如果大到一种极致,应该是什么情况?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是醒神,能让人从催眠的效果之中挣脱出来,至少表面上的作用就已经够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