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要给了诸民可以各抒己见的平台,就可以减少士民被煽动的可能。
\n
\n
刘标又联想到了后世的言论平台。
\n
\n
虽然有不少的意林作者在发表媚外等煽动言论,但时间一久,就会被觉醒的新时代青少年拆穿。
\n
\n
于是刘标同意了诸葛亮的方案,且将原本规划的以彭城王府为基础扩建的宫殿,改设为“彭城书院”。
\n
\n
刘标则以“天下未定,天子岂能奢侈享受,诸礼当从简”以及“彭城书院乃天下贤士辩经之地,不可粗简”为由,只居彭城衙署,简衣省食。
\n
\n
又令万余稷门士子,奔赴南北六州诸郡国,与诸郡国的儒士“辩学”,以及“激”诸郡国的儒士入彭城学员“辩经”。
\n
\n
譬如遇到辩不过的,就留下“狠话”:我辩不过你,是因为我学术不精。你自诩儒学大家,敢不敢去彭城书院跟我的师兄弟和恩师辩论?路费我出!
\n
\n
又将彭城书院的规矩告知,云云。
\n
\n
请将不如激将。
\n
\n
这套路对文人同样可行。
\n
\n
尤其是研究儒家经学的大儒,更受不得激。
\n
\n
辩不过我就抬师兄弟和恩师?
\n
\n
还要出路费?
\n
\n
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
\n
\n
不把你背后的师兄弟和恩师辩赢,岂不是说我在以大欺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