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的屋子,心中感慨万千。突然,他灵感乍现,决定自题一副门联,为这简陋的居所增添一丝节日的气息。只见他研墨铺纸,挥笔写下上联:“三间东倒西歪屋”,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他居所的破败与寒酸,然而在这自嘲之中,又隐隐透着一种质朴与豁达。接着,他笔锋一转,写下下联:“一个千锤百炼人”,这一句则深刻地表达了他自己多年来历经无数磨难、饱经风霜的人生境遇,既有对过去艰辛岁月的深切感慨,又有对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自豪与欣慰。
这副门联贴出后,恰逢有一位经常锻炼身体的乡人,想要请彭信甫为其书门联。彭信甫与张明经晴风本是辛酉拔贡同年,二人平日里交情匪浅,常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探讨诗词文章。彭信甫来到张明经晴风家门前,看到这副门联时,不禁被其独特的创意和幽默诙谐所吸引,一时兴起,竟也戏书这相同的两句送给了那位锻炼者。巧的是,这两家恰好门对门,相距不远。当众人看到两家门上贴着相同的门联,且这门联内容诙谐幽默又颇具深意,无不捧腹大笑,纷纷夸赞两位文人的才情与风趣。
张明经晴风与彭信甫,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他们一同经历了辛酉拔贡的艰辛历程,在学问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然而,这一次看似无心的门联之事,却如同一颗微小的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两人的关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当锻炼者将彭信甫所书的门联贴出后,张明经晴风偶然间看到,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悦之情。他觉得彭信甫此举有调侃戏弄自己的嫌疑,毕竟这门联是自己有感而发,专属于自家的写照,如今被他人随意照搬,且彭信甫还是自己的好友,这让他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而彭信甫呢,或许当时真的只是一时兴起,想开个玩笑,并未料到会引起张明经晴风如此强烈的反应。
此后,每当两人在街上相遇,气氛都变得异常尴尬。曾经的欢声笑语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礼貌性的寒暄与刻意的回避。渐渐地,两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往昔那深厚的情谊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阂所笼罩,再也回不到从前的亲密无间。
在另一个地方,有一位名叫董曲江的前辈,他生性豁达开朗,诙谐幽默,尤其喜好戏谑调侃,常常以自己的风趣言辞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他所在的家乡,有一个颇为奇特的风俗——演剧送葬。这一天,有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按照当地的习俗,请来了戏班子在葬礼上表演。或许是为了让葬礼更加与众不同,主人家突发奇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