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金是我多年来的积蓄,今尽献于此,只望能稍赎我在地狱之罪。”祝祷完毕,他缓缓起身,头也不回地自行离去。
满堂宾客之仆皆目睹了这一幕,他们面面相觑,皆相顾失色。他们未曾想到,平日里看似卑微懦弱的仆人,心中竟也有着这般复杂的情感与深沉的愧疚。而这一幕,也让众人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在这世间,善恶或许并非那般绝对,即使是作恶之人,心中也可能尚存一丝良知。
在这哀伤与沉思的氛围中,陈裕斋缓缓开口,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他说,曾听闻有一轻薄之人,一日在郊外游荡,忽见一少妇独自于新坟下哭泣。那少妇身着素衣,面容绝美却带着一丝哀愁,轻薄之人见此情景,心中顿时起了妄念,竟径直走向少妇,言语轻佻地加以挑逗。
少妇听闻,微微抬起头,正色道:“实不相瞒,我乃狐女。墓中之人贪恋我之色,致染病而亡。我虽为狐类,但也懂得感恩与愧疚。我感他多情,又愧于因其而殒命,已对神发誓,此生决不再嫁。你休要起此妄念,否则徒招灾祸。”那轻薄之人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转身便仓皇而逃。
陈裕斋讲完这个故事后,微微顿了顿,说道:“今日这牧亭的旧仆,其行为与这狐女倒有几分相似。他们都曾因自己的过错而导致他人受苦,然他们心中却尚存一丝愧疚与善良,终比那毫无悔意,掉头便走之人贤良。”众人听后,皆默默点头,陷入了沉思。在这世间,道德与良知的标准究竟该如何衡量?是身份地位?还是行为本身?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众人对人性与道德的认知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
田侯松岩的思绪随着众人的讨论,飘回到了他的幼时。他缓缓说道,自己幼时居于易州之神石庄。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土人说,此地本名神子庄,乃是因为曾出一神童,那神童自幼聪慧过人,能吟诗作画,知晓天文地理,曾轰动一时,故而得名。
后来,在庄北发生了一件奇异之事。一日,天空中突然划过几道亮光,随后便有三巨石陨落在庄北。那巨石巨大无比,落地之时,地动山摇,仿若天崩地裂。此事与春秋宋国之事极为相似,众人皆认为是上天的警示,于是便将庄名改为神石庄。此地位于易州西南二十余里,四周山水环绕,景色宜人,却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田侯松岩回忆起,他曾偶然与僮仆于马厩嬉戏。当时,马厩中煮着豆,锅中的水正咕噜咕噜地翻滚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